谁敢“接手”外企的橄榄枝 |
![]() |
当前,由外资加快进入带来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而外资在中国的迅猛发展逐渐引发担忧,应通过加强产业预警体系建设等方式来保障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入世以来,跨国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兴趣与觊觎已无需多表。而工信部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显示了在开放的年代,国家与产业对于外资争相涌入及猛烈攻势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引入更多的外资合作是不可抵挡的潮流;另一方面,也要心存谨慎,通过加强产业预警体系建设等方式来保障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2011年以来,跨国药企在中国的扩张继续呈现加速度。辉瑞、默克、赛诺菲-安万特、诺华等企业纷纷在中国扩大投资并购,涉及金额从几千万到几亿美元不等,阿斯利康公司更是于10月份宣布,投资2亿美元在中国打造全球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在中国市场的圈地争夺,已成为外资巨头们最乐此不疲的新游戏。“较之发展缓慢的欧洲市场,我更愿意在中国市场迎接激烈的挑战。”勃林格殷格翰中国董事长潘大为表示。
事实上,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外医药企业一直以并购等方式在华加速投资行动,从“最初政治意味浓厚的合资进入”到几年前的“独立浪潮”直至现在的“新合资年代”,外资在华策略的变化正凸显中国医药产业的价值,同时,外资在华发展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政策层面来看,对于外资合作的鼓励继续加强。《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生物产业方面,鼓励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支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国内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跨国经营集团;鼓励企业承接国际医药研发和生产外包;支持有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合作。
从跨国企业在华的扩张趋势来看,目前其主要发展手段有:并购国内大型企业,以在非专利药生产上获取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并购国内分销领域的龙头企业,以扩大在华营销网络;积极开展临床试验,利用我国丰富的疾病资源,降低临床试验成本;并购研发能力突出的新兴企业,以抢占生物制药研发先机等。可以说,外资企业原先只参与生产环节,现在已经进入了流通、销售、研发环节,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覆盖。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