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起伏不定” 暴跌似成定局 |
![]() |
中药材市场在经过了无比的风光后,近几个月的表现却开始显露出衰颓之相,中药材价格暴跌似乎成为定局。药市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涨价品种轮番上场,步入为期两年的连续上涨通道。期间经历四轮暴涨,仅在2010年,在全国537个药材品种中,超过八成中药材价格上涨,平均涨幅为109%,个别药材的涨幅高达400%。但从今年七月份开始,以发改委出手整顿为契机,超涨的中药材价格迅速回落,前期暴涨的太子参、党参等药材的价格短期内腰斩,四个月左右综合200指数的回落幅度超过了20%。
关于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的根本原因,行业资深人士认为,中药材需求是刚性的,并且稳中有升,而中国中药材的供给则是极富有弹性的。一方面,中药材的生产(供给)由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周期、同类商品价格(主要是粮食价格)等生产要素决定,而中国现阶段的土地政策决定了中药材生产是千家万户、大群体小规模、无序化的种植方式,这容易造成产量忽高忽低和质量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相比于大米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中药材的生产时间很长,少则半年,如泽泻、补骨脂、草决明;多则4-5年,如丹皮、白芍;甚至更长几千万年,如龙骨、龙齿,因此中药材在一定程度上是呈现出稀缺性和供给弹性的资源,也为政府的管理和调控带来了难度。
相对于供给的弹性,中药材的需求是刚性的,并且稳中有升,这主要是中成药大多是组方生产的。中药材价格连续两年暴涨后,家种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带来的供给量增长的影响,在2011年秋季新药材上市中集中体现,促使价格持续下降。
为了解决储备中存在的问题,专家建议从三个方面着力:第一,在这种储备之后,尽快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走现代农业之路,稳定生产。第二,储备品种要慎重考虑,同时,还要在品种低价位时进行战略储备,高价位时抛出,从而平抑市场价格。第三,对于救灾、紧急疫情爆发等突发状况涉及的中药材品种,必须建立储备。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