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采购看四川 全国医改大会推出的典范 |
![]() |
医药网3月31日讯 3月28日,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这个会议从规格、到重要性上,都是相当高的。在会上,有一些地方是作了经验交流的,包括福建省、浙江省、四川省、广东省深圳市和安徽省天长市。
其中,福建省是医保体制改革,浙江省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深圳市是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天长市是分级诊疗、县域医共体,四川省则集中于“五位一体”的药械采购模式。
医用耗材、试剂、设备采购改革,四川省成为了典范。以下为该省相关负责人的发言内容:
在2017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杨兴平
目前,四川共有6160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药械采购交易行为被纳入监管范围,覆盖了除村卫生室以外的全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有超过8千家药械生产、经营企业上网交易,2016年上网采购金额达421亿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抓住药品、医用耗材、医用设备、诊断试剂、二类疫苗等重点,推动了药械供应保障规范、有序、高效。
一是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分类采购。按照国家确定的采购方式,去年底全面完成新一轮药品集中分类采购任务。药品价格较上年同比下降10.6%,预计减少药费支出近40亿元。直接挂网采购产品3.7万余个,挂网限价药品同比平均降幅达16.1%。
二是推进医用耗材省级挂网阳光采购。2014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目前省级挂网采购达到10大类、41个亚类、5.6万个产品,基本实现医用耗材全口径采购,全省平均价格同比降幅达9.4%。同时,我们正在积极协商医用耗材省际协作采购。
三是推进医用设备阳光备案采购。在前年20大类、200余种大中型医用设备挂网工作基础上,去年又新增17个大类、80余种设备备案,实现了大中型医用设备全类别采购和使用监管。
四是开展诊断试剂省级挂网阳光采购。去年8月启动以来,目前已完成6大类、458种、3.5万余个产品挂网,其余796种挂网工作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五是开展二类疫苗省级挂网阳光采购。去年3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方案并实现以省为单位的集中挂网。目前已经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部品种、122个产品的省级挂网,对120个产品开展了价格省级谈判并公布执行。县级疾控机构全部实现网上采购。
总的来看,开展药品集中分类采购后,相同通用名药品的价格与10年前相比,平均降幅为42%(最大降幅达94%);实施医用耗材阳光采购3年内,年均降幅为7.4%,年均节约采购资金近3.2亿元。
在建立药械采购机制的同时,我们坚持把监管端口不断前移,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现在的事前和事中的及时预警、及时纠正,实现了药械采购使用全过程的实时监管。
一是建立采购综合监管平台。目前系统升级改造后的平台已覆盖了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等医药购销参与方,实现了过程监管、数据监测、结果评价、信息查询等综合监督,是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上网采购药械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二是建立价格预警管理机制。对医用耗材采购价格高于全省最低采购价50%、或高于省级平均采购价的异常采购行为进行重点监控,适时发送采购价格异常风险告知书(2016年,对405家医疗机构发出告知书1391份),有效控制了不规范采购行为发生。
三是建立企业不良记录管理机制。将不按要求供应药械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不良记录,并在省药采平台上公示,督促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及时供应(2016年共有62家药械企业被列入一般不良记录、取消221种违规产品上网资格)。
四是建立医疗机构监管机制。将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国产药品、中标价低的药品、贵重药品等采购使用行为纳入监管范围,明确相应的考核指标,实行积分考核管理,月通报、季约谈,限期整改、跟踪落实。
医药网新闻
其中,福建省是医保体制改革,浙江省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深圳市是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天长市是分级诊疗、县域医共体,四川省则集中于“五位一体”的药械采购模式。
医用耗材、试剂、设备采购改革,四川省成为了典范。以下为该省相关负责人的发言内容:
在2017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杨兴平
目前,四川共有6160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药械采购交易行为被纳入监管范围,覆盖了除村卫生室以外的全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有超过8千家药械生产、经营企业上网交易,2016年上网采购金额达421亿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抓住药品、医用耗材、医用设备、诊断试剂、二类疫苗等重点,推动了药械供应保障规范、有序、高效。
一是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分类采购。按照国家确定的采购方式,去年底全面完成新一轮药品集中分类采购任务。药品价格较上年同比下降10.6%,预计减少药费支出近40亿元。直接挂网采购产品3.7万余个,挂网限价药品同比平均降幅达16.1%。
二是推进医用耗材省级挂网阳光采购。2014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目前省级挂网采购达到10大类、41个亚类、5.6万个产品,基本实现医用耗材全口径采购,全省平均价格同比降幅达9.4%。同时,我们正在积极协商医用耗材省际协作采购。
三是推进医用设备阳光备案采购。在前年20大类、200余种大中型医用设备挂网工作基础上,去年又新增17个大类、80余种设备备案,实现了大中型医用设备全类别采购和使用监管。
四是开展诊断试剂省级挂网阳光采购。去年8月启动以来,目前已完成6大类、458种、3.5万余个产品挂网,其余796种挂网工作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五是开展二类疫苗省级挂网阳光采购。去年3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方案并实现以省为单位的集中挂网。目前已经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部品种、122个产品的省级挂网,对120个产品开展了价格省级谈判并公布执行。县级疾控机构全部实现网上采购。
总的来看,开展药品集中分类采购后,相同通用名药品的价格与10年前相比,平均降幅为42%(最大降幅达94%);实施医用耗材阳光采购3年内,年均降幅为7.4%,年均节约采购资金近3.2亿元。
在建立药械采购机制的同时,我们坚持把监管端口不断前移,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现在的事前和事中的及时预警、及时纠正,实现了药械采购使用全过程的实时监管。
一是建立采购综合监管平台。目前系统升级改造后的平台已覆盖了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等医药购销参与方,实现了过程监管、数据监测、结果评价、信息查询等综合监督,是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上网采购药械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二是建立价格预警管理机制。对医用耗材采购价格高于全省最低采购价50%、或高于省级平均采购价的异常采购行为进行重点监控,适时发送采购价格异常风险告知书(2016年,对405家医疗机构发出告知书1391份),有效控制了不规范采购行为发生。
三是建立企业不良记录管理机制。将不按要求供应药械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不良记录,并在省药采平台上公示,督促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及时供应(2016年共有62家药械企业被列入一般不良记录、取消221种违规产品上网资格)。
四是建立医疗机构监管机制。将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国产药品、中标价低的药品、贵重药品等采购使用行为纳入监管范围,明确相应的考核指标,实行积分考核管理,月通报、季约谈,限期整改、跟踪落实。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