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抗癌药治疗 Graves 眼病显示良好效果

抗癌药治疗 Graves 眼病显示良好效果

根据刚刚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最初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Teprotumumab对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Graves眼病)的治疗显示出良好效果。 Teprotumumab为一种人类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与安慰剂相比,在改善眼球突出(眼胀)症状和临床活动性评分上效果更显着。 靶向自身抗体和癌症药物再利用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Graves病相关的疾病,其症状包括眼睑肿胀、持续凝视、眼部肿痛、视神经病变、复视等。高达50%的Graves病患者会出现眼病症状,主要为女性患者。 由于甲状腺眼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及良好动物模型缺乏,因此,甲状腺眼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少。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Graves眼病患者眼部周围组织IGF-1受体表达异常高,免疫反应可能是通过IGF-1受体介导。因此研究人员通过抑制IGF-1受体活性观察免疫反应是否减弱。Teprotumumab为一种IGF-1受体阻滞剂,用于乳腺癌、肺癌、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 四个国家的多中心试验 参与者2013年7月2日-2015年9月23日被招募,参与者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15个地区。参与者年龄介于18-75岁且症状发作后眼病诊断不超过9个月。参与者之前没有接受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最终意向治疗人群包括安慰剂组45例和治疗组42例。治疗组teprotumumab每3周静脉输注给药一次,剂量为10~20mg/kg,持续24周。安慰剂组患者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生理盐水输注。研究人员分别在第6、12、18和24周评估治疗效果。 研究主要复合终点为GD临床活动性评分减少2分以上,眼球突出症状至少减少2mm且无其他恶化症状发生。随着时间推移,眼球突出和临床活动性评分连续变量测定及Graves眼病生活质量(GO-QoL)测定为次要终点。 Teprotumumab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37(88%)和39(87%)例参与者完成试验。基线时两组眼球突出测定、临床活动性评分和GO-QoL评分差异不大。Teprotumumab治疗组复视发生率更高。Teprotumumab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吸烟比例分别为26%和41%。 治疗组反应良好 在意向治疗分析中,teprotumumab治疗组有29/42的患者(69%)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而安慰剂组为9/45的患者(20%)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校正后的风险比,8.86;P<0.001)。 在次要终点分析中,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teprotumumab治疗的参与者各时间点眼球突出下降程度更显着。在24周时,teprotumumab治疗组有17/42的患者(40%)眼球突出下降4mm,而安慰剂组比例为0%。 GO-QoL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teprotumumab治疗的参与者视觉功能评分显着改善(P=0.009)。Teprotumumab治疗的参与者不良事件发生更频繁。最常见的是恶心、肌肉痉挛、腹泻和高血糖,其他不良事件轻微。 研究人员表示,有些参与者即便在短短6周内显示出了临床获益,这种良好反应令人欣喜。这也为相关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生物谷Bioon.com) 温馨提示:87%用户都在生物谷APP上阅读,扫描立刻下载!天天精彩!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