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十二五的春天在哪里“绽放”

十二五的春天在哪里“绽放”

  “总体上比较靠谱,与当前国内医药企业的现状、需求相吻合。”这是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医药企业创新制剂产业联盟主任骆燮龙对《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总体感受。2月3日上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骆燮龙利用候机的间隙接受了《中国科学报》采访。最近他异常忙碌,“《规划》出台后,作为行业协会更要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尽快地号召医药企业行动起来。”

   
  上个月,工信部发布了此项《规划》,对我国医药行业未来5年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规划》指出:未来5年医药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分别为20%和16%;基本药物生产前20位企业要占到80%以上市场份额;获得新药证书的原创药物达到30个以上;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5个以上。

  
  当前,跨国医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主导专利药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大举进入通用名药领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国内由于环境和资源的约束加强,生产成本上升,药品价格趋于下降,尤其是新产品研发难度更大。

   
  通篇阅读《规划》内容,采访人员统计共有47处提到“创新”二字。“而这也正是"十二五"期间,我们应该着力解决的事情。”骆燮龙告诉采访人员,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较为完善的医药创新体系,为“十二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才使得“十二五”的规划更有“底气”。《规划》提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医药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医药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医疗器械本土化水平。

   
  而创新步伐的加快,势必会提升行业的集中度以及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优势企业通过实施兼并重组,进行上下游整合,完善产业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行业的技术门槛和市场门槛都将进一步提高,相当一部分不具备行业竞争力的小型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龙头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骆燮龙说。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药市场中60%的药品种类来源于国外医药企业,我国三甲医院药品销售的65%以上利润为跨国医药企业所有,而且这种趋势仍在延续。“这缘于本土企业及产业一直未能真正摆脱简单低水平重复和市场恶性竞争的困境,直接导致缺乏持续不断地满足临床预防与治疗新需求的创新技术、产品。”鲁先平说。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国虽然已经在原料药、制剂上取得了在欧盟、美国的认证和疫苗在WHO认证上的突破,但此次《规划》依然坚持在药品的质量安全上“大做文章”,要求全国药品生产100%符合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加快国际认证步伐。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