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利用新开发的显微镜技术FLASH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5-01 09:29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革命性的显微镜技术——“FLASH-PAINT”,它为我们揭开单个细胞内部运作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试想观看一场橄榄球赛,除了两名四分卫,其余球员皆隐身不见,如此一来,观众将难以理解全队的协同战术。同样,科学家在显微镜下探索细胞内部世界时,也面临着类似困境。细胞内部是一个由数百万分子构成的精密生态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协同工作,而要清晰观察细胞器、蛋白质及其他微小亚细胞成分,必须依赖超分辨率显微镜。遗憾的是,当前技术仅能让我们同时观察有限的目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革命性的显微镜技术 FLASH-PAINT ,它为我们揭开单个细胞内部运作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对成像探针的创新应用,通过在生物样本中使用特定化合物,显著提升科学家对微小细节的探测能力。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4年3月28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Unraveling cellular complexity with transient adapters in highly multiplexed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Joerg Bewersdorf博士说, 若仅能观察一两蛋白,就如同管窥蠡测,难以洞察全局。而今,我们拥有一种优雅且高效的手段,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几乎无限数量的蛋白质和其他特征进行成像。
新型成像探针能瞬时结合无限数量的分子
目前一种可视化观察细胞内部过程的方法是将抗体与由单链 DNA 和荧光染料组成的成像探针结合使用。抗体引导探针到达需要成像的靶标,DNA 链与抗体上的互补 对接 DNA 链结合。
这种方法的一个局限是,每个靶标都需要它自己的成像探针。例如,如果一个团队想观察 10 种不同的靶标,就需要使用 10 种探针。论文第一作者、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副研究员Florian Sch der 博士说, 但是如果我们的设想是对细胞中的每种蛋白进行成像,那么大约有 2 万种不同的蛋白。 他说, 设想对细胞内所有2万余种蛋白质进行成像,现有技术显然无法胜任。
图片来自Cell, 2024, doi:10.1016/j.cell.2024.02.033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引入了一种名为 衔接分子 (adapter)的中介物质,它能灵活连接任意类型的探针与任意类型的靶标。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衔接分子与靶标的结合极为短暂,易于从一个靶标迅速转换至下一个。 这种快速切换能力至关重要, Bewersdorf强调。
快速、低成本的显微镜技术为新发现铺平了道路
瞬时结合 与 广泛连接 的特性使得FLASH-PAINT技术的速度提升百倍,且成本仅为现行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的极小部分。 这将极大地加速科学发现的步伐, Bewersdorf说, 现在,我们只需一次实验就能揭示所有可能的相互作用,而非反复实验只为观察一两种蛋白间的单一交互。
研究团队期待FLASH-PAINT能让我们直观呈现以往无法触及的复杂亚细胞过程,从而助力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并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与疾病较量需要全面审视所有参与者,唯有如此,方能洞悉全局, Bewersdorf表示。
在未来的探索中,研究人员将进一步研究FLASH-PAINT在组织成像及作为诊断工具的应用潜力,这场细胞内部世界的 高清直播 正缓缓拉开帷幕,引领我们步入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Florian Schueder et al. . Cell, 2024, doi:10.1016/j.cell.2024.02.033.
Advanced microscopy technique offers a new look inside cells
https://phys.org/news/2024-04-advanced-microscopy-technique-cells.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STM:中山大学团队找到肠癌“照妖镜”,首次发现抑制SIRT2可以让肠癌细胞“现身”! (2025-08-05)
- Nature:王者换代?AI设计的OpenCRISPR-1正式挑战Cas9霸主地位,开启基因编辑新范式 (2025-08-05)
- Cell:顾名夏/苗一非/郭敏哲团队,在同一个球状体中实现肺和肠道类器官的血管化,成功构建多谱系类器官 (2025-08-05)
- 《细胞》:中美团队首次发现,分泌蛋白AOAH可以解除肿瘤对T/树突细胞的免疫抑制! (2025-08-05)
- Nature子刊:仅仅看到病人,大脑就会激活免疫系统,让身体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2025-08-04)
- 困扰韦东奕的牙周问题有救了?王松灵院士团队发表牙髓干细胞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试验数据 (2025-08-04)
- Cell子刊:赖仞团队揭示高脂饮食通过肠道细菌促进血栓形成的新机制 (2025-08-04)
- Nature:上帝的剪刀,AI 制造!生成式AI设计出CRISPR蛋白,高效编辑人类DNA,且安全性更高 (2025-08-04)
- Nature重磅:“AI科学家”真的来了,自主开会搞研究,几天时间设计出抗病毒纳米抗体 (2025-08-04)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挑战极端环境生命极限模型 (2025-08-0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