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药行业正在步入“整合季” |
![]() |
近年来,并购重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做大做强进而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虽然我国医药行业整体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但是也同样希望通过重组整合来加强整体实力,进而取得与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为将来走出去做好战略准备。
国内医药行业为何在最近才有大动作?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积极参与国际化使我国医药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迅速加快,我国医药行业在看到了与国际之间的差距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进而寻找对策以期在国际制药版图上争得一席之地,通过联合重组整合规模,为走出去做好准备是必选的捷径,可以说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二是今年年初国家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和已经开始实施的基本药物目录,也有利于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重新整合也起到加速作用。
然而,对于医药行业来说,重组毕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国药集团与中生集团的联合重组以及上药集团的重组能否通过整合进而形成合力?合并后产生的整体效益是否更大?更进一步说,今后能否走向世界并具有与国际制药巨头竞争的实力?这些才是检验新医改元年一系列医药行业重组成功与否的标准。
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只有从战略的高度进行价值链的重新规划和梳理,带动重组企业的资金、资源、人才、装备、技术、产品等各方面生产要素的全面整合重组和优化,实现对研发、采购、制造、物流、营销、服务等进行统一的资源整合才能实现重组的真正目的。总之,医药行业需要通过整合来弥补以前发展中的不足,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优势。
本轮国内医药行业巨头的整合将带来医药行业格局的重塑已成必然,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自身的不足。与上半年风起云涌的跨国医药巨头整合不同的是,国外的整合主要以产品、业务、研发队伍为核心展开,完全基于企业自身战略。因此,跨国制药巨头主要是通过收购小型制药公司的优秀产品来完善产品组合,或者与规模相近的大型企业实现“强强联合”。
而国内医药大央企之间的整合更多是政策的产物,整合之后的效益有可能小于前者的整合。另外,虽然国内医药行业巨头的通过整合将大大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但与辉瑞、默沙东这类巨头公司相比还是难以望其项背。再加上目前国内有较强抵御国际风险能力的药企并不多,面对国外复杂的法律、政策因素,国内医药企业“走出去”的道路还很曲折。

- 相关报道
-
- 国内“三甲”医院纷纷布局细胞治疗,脐带血免疫细胞治疗迎来新机遇 (2025-07-07)
- 告别乙肝,全球首个针对慢性乙肝的细胞治疗产品SCG101V获批临床 (2025-07-07)
-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2025-07-07)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2025-07-07)
-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辰院士一行莅临东诚药业调研交流 (2025-07-07)
- EIZO艺卓正式推出数字病理专业系列显示器 (2025-07-07)
- 腾盛博药宣布与健康元集团就BRII-693的大中华区权益达成许可协议 (2025-07-07)
- 康缘药业×胜普泽泰战略合作结硕果:AI赋能研发提速,KYS2301凝胶IND申报成功 (2025-07-07)
- 中国首个: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获批,半年降低痛风复发风险87% (2025-07-07)
- 干细胞培育的免疫尖兵组队出击!Bioact Mater:荧光叶酸当向导,中性粒细胞与NK细胞协同发力,精准突破实体瘤防线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