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贴膏类市场乱“贴”现象 |
![]() |
贴膏类医疗产品因使用方便、起效快、副作用小而深受广大风湿骨痛患者的青睐,该类产品对生产技术要求不高,使得许多厂家蜂拥而上,因此市场上鱼目混珠的现象并不鲜见。使用产品后大呼受骗上当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普遍反映有些产品价格虚高,而且疗效没有以前的老牌膏药好。
据了解,目前远红外贴膏类产品的审批较为混乱,本来应按二类医疗器械审批的,却按照一类医疗器械审批。对药械结合的产品不论是药品起作用,还是器械起作用的一律按器械审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曾专门对该类产品下发指导意见,对远红外贴膏类产品和组成成分含有药物的远红外贴膏类产品给予明确规定。
乱花渐欲迷人眼
贴膏产品主要是针对疼痛人群的,因引起疼痛症状的疾病很多,这类产品几乎对所有疼痛都有效,因此其适用范围较广,但仍有不少产品一再扩大适用范围。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某品牌贴膏产品注册登记表上核准的适用范围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等所引起疼痛的辅助治疗”,而其外包装盒上的适用范围则直接标示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等所引起的疼痛”。生产厂家故意将“辅助治疗”等关键字眼忽略,误导消费者。
一些保健贴膏也打起“擦边球”,仿冒药品或医疗器械,暗示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作用。如某保健贴膏标注适宜人群为:适用于骨折、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头颈肩腰腿足跟等部位引起的疼痛。
根治乱象要下猛药
针对贴膏产品的诸多乱象,监管部门必须下猛药。从审批、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都要严格监管,挖去产业链条上的“毒瘤”,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贴膏产品。
审批部门应严格区分贴膏类产品的类别,是药品起主要作用的要按药品审批,符合医疗器械定义的则按医疗器械审批,对药械结合类的产品也要严格按照《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注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4〕94号)的规定,药物起主要作用的,按药品进行管理;医疗器械起主要作用、药物起辅助作用的,按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对实际依靠药品或器械发挥作用的保健贴膏,相关部门应禁止审批。
在“严”字上下功夫
在对违法企业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监管部门也要积极开展法规宣传,让生产经营者自我约束,增强其第一责任人意识,健全质量体系,从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管理制度等环节入手,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赢得市场。
经营者也要严把资质审查关,自觉索取留存票据、做好验收,抵制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类贴膏和属于第二类的贴膏类器械。药店要严格按照分类管理,不能不加区分地将所有贴膏摆放在一起销售,尤其是保健贴膏类必须摆放在非药品区。经营者只有诚信经营,让消费者满意,才能赢得市场,创造效益。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基金委窦贤康主任:改善流动编制和兼聘人员监督管理,规范与依托单位、科研人员的“亲清”关系 (2025-04-19)
- 吃肉还是吃糖?《自然》子刊:操控食欲的神奇分子或能影响寿命 (2025-04-19)
-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细胞图谱,有望揭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环境的显著改变 (2025-04-18)
- 中国整治“神医”“神药”等告白乱象 (2025-04-18)
- 国度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贩卖平台企业合规指导任务会 (2025-04-18)
- 多学科微循环障碍防治前沿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5-04-17)
- Cell子刊:唐道林/康睿团队发现细胞色素C新功能——抑制铁死亡 (2025-04-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