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研究室获100万资助款项 抢救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
![]() |
记者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悉,该院民间传统医药研究室获得一笔10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款项,用于抢救濒临消亡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并要求“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加以总结和利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民间传统医药研究室主任刘剑锋教授介绍:广义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指中医本身具有的与现代西医学有明显区别的带有自身特点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技术。如中医的脉诊,可以诊断许多疾病,西医只是用来看心跳次数;中医针刺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西医扎针只是给药的一个手段,这些特色诊疗技术显然是中医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狭义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相对中医主流辨证论治体系有区别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或者说现在教科书上没有使用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主要包括非药物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单方、验方以及药物外用的药物疗法等,这些技术是根植在丰富的中华文化(包括各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实践证明,如手诊、耳诊,经典没有记载,实践证明有较大诊断价值,各种教科书上没有的手法,其疗效往往比教科书的好,经常会使人目瞪口呆;很多特殊典籍和教科书上没有的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方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这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如果能够挖掘、整理、研究、推广,会大大增强中医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这些技术大都存在于民间,由于历史、文化、管理等原因,这些技术的持有人往往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相关的历史、理论以及方法的规范操作等无法进行深入研究。”刘建峰说,“加上‘技不外露’、‘传子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传统因素,严重制约了这些宝贵方法的传承和发展,技术持有人也大多年事已高,导致许多方法濒临消亡,国家虽然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很多好的技术、方法,仍然眼睁睁的看着其消亡,挖掘、整理、验证、推广、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民间中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源头,中医药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青蒿素、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著名药物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三九胃泰等均出自于民间的实践。”刘剑锋说。
据了解,本次资助款项由国尚泓盛(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无偿提供,这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历史上第一次由民营企业资助该项研究工作。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度西医药治理局:推进食养药膳从教训烹调向尺度化转型 (2025-05-16)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