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 |
婴儿期(0~1.5岁)
重要关系:父母
成功:建立信任感、乐观
失败:不信任
心理解读:婴儿是无助的,当哭泣或饥饿时,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回应,很难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感,在今后的人生中难以看到希望。具有信任感的儿童富于理想,看事物客观;反之则不敢有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父母最好对婴儿“有求必应”,经常拥抱或抚摸孩子。当然,适度的不信任感能让人对外界危险有准备,对不愉快的事情有预期,避免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假如婴儿期没能建立起信任感,那么自己先要做到值得被信任,同时与简单、真诚的朋友交往,发展出对人的信赖。
儿童期(1.5~3岁)
重要关系:父母
成功:自主意识和自我约束
失败:自我怀疑和羞耻感
心理解读:此时的儿童开始拥有个人意志,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父母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如节约食物、不随地大小便等;但儿童的自主意识又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孩子会用“我”、“我们”、“不”等词汇反抗父母的控制。听之任之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其自我控制能力,开始自我怀疑。因此,父母要把握好“度”,放手让孩子去尝试,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协助,同时用社会准则规范其行为,让其不断体验到成功。不过,自主意识无限制发展的人难以适应社会,容易独断专行,所以父母不妨让孩子体验一点失败的经验。如果儿时未能养成独立意识,长大后要有计划地使工作、生活变得独立,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学龄初期(3~5岁)
重要关系:家庭
成功:自信,有创造力
失败:害怕拒绝,主动性差
心理解读:幼儿常常试着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如果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为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创造力、进取心的人奠定基础;如果受到嘲笑或批评压制,他将变得羞愧、胆怯、退缩,逐渐失去自信心,长大后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圈子里,没有目标,缺乏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建议家长不要嘲笑或阻挠孩子的探索行为,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学龄期(6~12岁)
重要关系:学校
成功:勤奋,有竞争意识
失败:自卑
心理解读:此时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父母,而是同伴和教师。若孩子得到他们的喜爱与支持,掌握到所需的知识和社会技能,就能体验到成功感,充满信心;若在学习和交往中屡遭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孩子可能会产生以成绩衡量一切价值的思维,可能变成“书呆子”、“工作狂”。家长应鼓励孩子进行交往,使其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还要协调老师与孩子的关系,避免不和谐师生关系影响孩子发展。学龄期若未能养成主动性,成年后可以给自己制定计划时间表,自我敦促形成习惯。
青春期(12~18岁)
重要关系:同龄人
成功:忠诚,拥有独立人格
失败:角色混乱,自我意识薄弱
心理解读:青少年逐渐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与同龄人建立深厚的友谊。他们常会产生“我是谁”、“我真的是我吗”等疑问。如果能将自己在各方面将要承担的角色统一起来(即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忠诚的品质;否则会迷惘、痛苦,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没有人生方向。建议父母在家庭中营造开放和民主的气氛,让青少年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期望不要过高或不切实际;青少年要多读书、善交友,触及各种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方向。
从这个时期开始,每个人就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出现任何心理问题也不能怨恨父母,而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弥补。成年后要发展出某项值得自己自豪的知识或技能,由此再逐渐发展出其他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对自我的认同。
成年早期(18~25岁)
重要关系:配偶、朋友
成功:懂得爱和分享
失败:孤独,无法与人亲密相处
心理解读:青年走向社会,需要在挚友、同事、夫妻等不同关系中建立亲密关系。亲密感让人们相互关怀,在困难时获得支持。如果能建立起良好的友情、爱情,乃至成家立业,在心理上就会感到安全和满足。如果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进行情感交流,人就会陷入孤独寂寞中。建议青年们要多与人交往,学着照顾人,感受分享的快乐。遇到心仪的人就大胆表露感情,到什么岁数就做什么样的事,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在友情和爱情中受挫,要迅速摆脱阴影,反省、探索自己,不断增加对自我的认识,需要时请心理专家帮忙。
成年期(25~65岁)
重要关系:职场、家庭
成功:责任心
失败:情感淡薄、自私自利
心理解读:成年期的主要生活课题是成家立业,即维护家庭、抚育子女、干一番事业。敢于在事业上拼搏,让家人过得更好,这样的人可以获得成就感,愿意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懂得关心他人,变成强者;而不愿或无力承担这些责任的人,会变得颓废、迟滞或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感到人生没有意义。要破除困局,关键在于生儿育女。有孩子的人会力图把富足的生活条件传递给下一代,并且通过奋斗和创造让他们过得更好。同时还要不断突破自我,而不是停滞在事业的某个层面,不愿继续向前。
老年期(65岁以上)
重要关系:人类
成功:智慧、满足感
失败:后悔、痛苦、失望
心理解读:老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每况愈下,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承认现实。假如调整得当,回首往事觉得一生充实、有意义,会产生完善感,成为有智慧的长者,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如果适应能力差,对往事感到悔恨,就会产生悲观情绪,难免晚景凄凉。因此,人老了一定要想得开,更要知足。即使人生有遗憾,也要让晚年变得充实,至少没有虚度一生。值得提醒的是,这8个阶段以一种循环的形式相互联系,比如老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孙辈婴儿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即便为了下一代,也要做个超脱的老人。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临近开学如何做好心理准备?专家来为家长和孩子支招 (2024-08-28)
- 专家呼吁构建职场人群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2024-07-19)
- 浙江多方合力 共话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优解” (2024-06-25)
- 五部门启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主题活动 (2024-05-30)
- 算命app排行榜前五名 算命app哪个好用? (2024-03-22)
- 谨防节后焦虑加疲劳 专家建议关注心理健康 (2024-02-05)
- 专家:儿童抑郁症≠成人抑郁症 或诱发嗜睡症状 (2023-10-11)
- 聚焦世界精神卫生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2023-10-11)
- 理解抑郁,有效应对抑郁困扰 (2023-07-14)
- 非钱不行是什么生肖,揭晓解析 (2023-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