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医改面临挑战:如何让医院患者都受益 |
![]() |
医药网6月7日讯 6月7日报道外媒称,在中国当前的改革中,医疗体系提高竞争、增加就业并不是十分优先处理的问题,这可以理解,尽管这么做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型到基于高技能服务的增长模式。如今的主要问题是,医疗成本能否控制在患者可承受、又足以维持医疗服务部门提供可持续服务的水平。中国目前的医疗改革已经暴露出这种尴尬。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6月5日报道,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是中国医改的重头戏,目前正在100个城市试点,并很快将推广到200个城市,目标是改革医院的运作模式,特别是成本/收入制度。重点放在禁止抬高药品价格、降低医疗检查成本,以及提高如外科手术等医疗服务的价格。这给各大医院实现收支平衡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政府补贴继续只占医院收入8%的情况下,一些医院员工显然对此心存疑虑。
报道称,然而与此同时患者却从这项改革中获益。几位中国专家的研究发现,厦门两所三级医院自2009年开始收支改革以来,不管是参加了医保还是未参加医保的病患,就医成本都有所下降。其他研究证实,就医成本降低主要由于药价下降。
还有一些改革措施也在进行当中。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在推行一个计划,致力于降低数种治疗严重疾病的专利药物价格,该计划将减轻地方政府的议价负担。与此同时,中国70%左右的地市将试点分级诊疗制度,此举有望降低三级医院的服务需求压力。目前三级医院明显压力过大,它们可把一些病人转到层级较低医疗机构。
报道称,如今谁来承担医疗服务成本的问题凸显出来。随着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再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医疗成本一直在升高,而且将来会越来越高。城市化进程也使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水涨船高。中央和地方政府面临的困难是一方面控制病患就医成本,另一方面免除医疗机构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地方政府的资金缺口问题尤为突出,他们面临过度举债的困境;因此,医院相当大部分的收入必须来自病患交费。
报道称,家境较为富裕的病患可能可以承受私立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但这部分病人在就医病患总数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约为10%。公立医疗体系仍然是承担医疗服务的主体,但系统内的医生收入明显过低。医疗服务能否既可持续又在病患承受范围内,还是说这只是两个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有待这一轮医改提供答案。如果这些改革措施试点成功,那么在今后中长期时间内,另一轮政策改革可能会把重点放在提升医疗系统的吸引力、汇聚高层次人才上。
医药网新闻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6月5日报道,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是中国医改的重头戏,目前正在100个城市试点,并很快将推广到200个城市,目标是改革医院的运作模式,特别是成本/收入制度。重点放在禁止抬高药品价格、降低医疗检查成本,以及提高如外科手术等医疗服务的价格。这给各大医院实现收支平衡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政府补贴继续只占医院收入8%的情况下,一些医院员工显然对此心存疑虑。
报道称,然而与此同时患者却从这项改革中获益。几位中国专家的研究发现,厦门两所三级医院自2009年开始收支改革以来,不管是参加了医保还是未参加医保的病患,就医成本都有所下降。其他研究证实,就医成本降低主要由于药价下降。
还有一些改革措施也在进行当中。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在推行一个计划,致力于降低数种治疗严重疾病的专利药物价格,该计划将减轻地方政府的议价负担。与此同时,中国70%左右的地市将试点分级诊疗制度,此举有望降低三级医院的服务需求压力。目前三级医院明显压力过大,它们可把一些病人转到层级较低医疗机构。
报道称,如今谁来承担医疗服务成本的问题凸显出来。随着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再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医疗成本一直在升高,而且将来会越来越高。城市化进程也使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水涨船高。中央和地方政府面临的困难是一方面控制病患就医成本,另一方面免除医疗机构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地方政府的资金缺口问题尤为突出,他们面临过度举债的困境;因此,医院相当大部分的收入必须来自病患交费。
报道称,家境较为富裕的病患可能可以承受私立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但这部分病人在就医病患总数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约为10%。公立医疗体系仍然是承担医疗服务的主体,但系统内的医生收入明显过低。医疗服务能否既可持续又在病患承受范围内,还是说这只是两个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有待这一轮医改提供答案。如果这些改革措施试点成功,那么在今后中长期时间内,另一轮政策改革可能会把重点放在提升医疗系统的吸引力、汇聚高层次人才上。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