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辽宁共48家医药企业被约谈!(附名单) |
![]() |
医药网6月15日讯 近日,浙江和辽宁分别传出对部分药企进行约谈的消息,约谈的原因很简单,又是配送不到位的问题。
浙江:40家药企被约谈
6月13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约谈的通知》。据悉,此次约谈对象为2016年3月至5月连续三个月产品配送率未达到60%,且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为短缺药品涉及的生产企业,高达40家药企的55个品规将面临约谈。
看到这些字眼,笔者突然又觉得很眼熟。还记得此前笔者所写的两篇文章《12药商被要求自查,行业龙头也不例外》和《药商震荡:3家被叫停配送,9家被整改、通告,13家不干了!》,均与该内容有关系。
此前,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对配送率低于60%的12家配送企业须就本企业配送情况进行自查,最终的处理结果是3家被暂停配送资格,9家被限期整改。
而此次,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因配送率问题再发通知。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个配送率不是针对配送企业的配送率,而是针对中标药品的配送率,所以,此次矛头直接指向生产企业,并且是短缺药品的生产企业。
根据浙江省本轮药品采购方案要求,根据采购方案要求,投标企业(基本是生产企业),在集中采购过程中若存在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等行为,将按有关规定纳入不良记录,取消该企业所有产品在全省的中标资格。自取消之日起两年内不接受其任何产品参加浙江药品集中采购,各医疗机构两年内不得以任何形式采购其产品,并中止原签订的购销合同。
查看被约谈的药企涉及的品种,低价药、儿童用药占多数。这就奇怪了,虽然现在生产成本上涨,可对于低价药和儿童用药现在不是都在说政策利好吗?为什么药企还要冒着被踢出浙江市场两年的巨大风险也不尽量保证配送率?还是说政策利好只是纸上谈兵,一到现实情况全都变了?这个还得请各位业内同仁一同考究。
附:浙江约谈企业名单及时间一览表
辽宁:8家药企被约谈
近日,辽宁也发布了《关于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擅自涨价不供货、违规网下 供货问题调查处理有关情况的通报》。
通报称,辽宁省卫计委陆续接到一些市和医疗机构反映,部分生产(经营)企业的中标药品在配送过程中存在擅自涨价不供货、违规网下供货等情况。被投诉举报和反映的主要涉及到14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15个品规的中标药品,包括多巴胺注射液、间羟胺注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10%)、哈西奈德外用溶液剂、硝酸异山梨酯片剂、动物源胰岛素注射液等。
对此,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先后向涉及到的14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函,要求说明情况,并对8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约谈。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均表示尽快纠正违规涨价、不供货、网下供货等行为,保证按中标采购价及时供货。
由于在辽宁省卫计委官网能获取的信息并不多,我们暂且不讨论违规涨价,还是说说不供货问题。从通报的15个品规来看,大多数都是急救药、抢救药。在全国范围内,这些药品出现短缺基本算是家常便饭了。
其实不是上述两个省,更早之前,3月8日,湖南省卫计委对供应配送保障不到位基本药物的44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约谈;而在3月17日,甘肃省卫计委发布通知召开约谈会,64家中标生产企业和39家配送企业共103家企业因配送率偏低被约谈……众多省份已开始因配送率问题约谈药品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未来或许还有更多。
同样是医院缺货,没按合同供货,辽宁这边最后的处理结果是药企认错,表示尽快改正(真能这么快就改正不供货行为,正常供货吗?业内人士都能体会)。那么浙江那边又会是怎样处理呢?6月16-17日约谈的两天我们拭目以待吧。
医药网新闻
浙江:40家药企被约谈
6月13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约谈的通知》。据悉,此次约谈对象为2016年3月至5月连续三个月产品配送率未达到60%,且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为短缺药品涉及的生产企业,高达40家药企的55个品规将面临约谈。
看到这些字眼,笔者突然又觉得很眼熟。还记得此前笔者所写的两篇文章《12药商被要求自查,行业龙头也不例外》和《药商震荡:3家被叫停配送,9家被整改、通告,13家不干了!》,均与该内容有关系。
此前,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对配送率低于60%的12家配送企业须就本企业配送情况进行自查,最终的处理结果是3家被暂停配送资格,9家被限期整改。
而此次,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因配送率问题再发通知。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个配送率不是针对配送企业的配送率,而是针对中标药品的配送率,所以,此次矛头直接指向生产企业,并且是短缺药品的生产企业。
根据浙江省本轮药品采购方案要求,根据采购方案要求,投标企业(基本是生产企业),在集中采购过程中若存在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等行为,将按有关规定纳入不良记录,取消该企业所有产品在全省的中标资格。自取消之日起两年内不接受其任何产品参加浙江药品集中采购,各医疗机构两年内不得以任何形式采购其产品,并中止原签订的购销合同。
查看被约谈的药企涉及的品种,低价药、儿童用药占多数。这就奇怪了,虽然现在生产成本上涨,可对于低价药和儿童用药现在不是都在说政策利好吗?为什么药企还要冒着被踢出浙江市场两年的巨大风险也不尽量保证配送率?还是说政策利好只是纸上谈兵,一到现实情况全都变了?这个还得请各位业内同仁一同考究。
附:浙江约谈企业名单及时间一览表
辽宁:8家药企被约谈
近日,辽宁也发布了《关于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擅自涨价不供货、违规网下 供货问题调查处理有关情况的通报》。
通报称,辽宁省卫计委陆续接到一些市和医疗机构反映,部分生产(经营)企业的中标药品在配送过程中存在擅自涨价不供货、违规网下供货等情况。被投诉举报和反映的主要涉及到14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15个品规的中标药品,包括多巴胺注射液、间羟胺注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10%)、哈西奈德外用溶液剂、硝酸异山梨酯片剂、动物源胰岛素注射液等。
对此,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先后向涉及到的14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函,要求说明情况,并对8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约谈。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均表示尽快纠正违规涨价、不供货、网下供货等行为,保证按中标采购价及时供货。
由于在辽宁省卫计委官网能获取的信息并不多,我们暂且不讨论违规涨价,还是说说不供货问题。从通报的15个品规来看,大多数都是急救药、抢救药。在全国范围内,这些药品出现短缺基本算是家常便饭了。
其实不是上述两个省,更早之前,3月8日,湖南省卫计委对供应配送保障不到位基本药物的44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约谈;而在3月17日,甘肃省卫计委发布通知召开约谈会,64家中标生产企业和39家配送企业共103家企业因配送率偏低被约谈……众多省份已开始因配送率问题约谈药品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未来或许还有更多。
同样是医院缺货,没按合同供货,辽宁这边最后的处理结果是药企认错,表示尽快改正(真能这么快就改正不供货行为,正常供货吗?业内人士都能体会)。那么浙江那边又会是怎样处理呢?6月16-17日约谈的两天我们拭目以待吧。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等 2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8-05)
- 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 城市医疗资本下沉惠及下层庶民 (2025-08-04)
- 国度广电总局部署展开播送电视虚伪鼓吹医药告白集中整治 (2025-08-04)
- 《对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称号治理任务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8-04)
- 穗港签订单干安顿 推7项动作深入药品监管单干 (2025-08-04)
- 对于展开2025年国度医疗队巡回医疗任务的关照 (2025-08-04)
- 我国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自8月1日起实施 (2025-07-31)
- 河北对于进一步欠缺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7-30)
- 江苏对于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公示 (2025-07-30)
- 两部分结合部署增强养老服务举措措施规划布局体例任务 (2025-07-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