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软黄金”或迎冬虫夏草趋势青藏高原采挖季 |
![]() |
4月下旬,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软黄金”冬虫夏草迎来采摘季。卖家已经嗅到商机,开始在电商平台上喊话,邀请海内外客户尝鲜。
冬虫夏草是珍贵的中藏药资源。早在3000年前,冬虫夏草就出现在古印度文献。
进山采摘:“软黄金”堪称增收法宝
目前,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相对较低的草山,已经发掘出冬虫夏草。对于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的冬虫夏草,商家已经发布公告,开始接受采挖前的预订。近年来,早期采用草已经成为一种主要趋势。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加加乡是当地重要的虫草产区。扎县贾加乡党委书记沃罗介绍,当地大量农牧民不仅在本地挖,还在其他州县挖。“我们乡冬虫夏草的采挖持续45天,对农牧民的增收致富影响很大。”
挖掘时农牧民迎风而眠,挖掘时地面搜寻,消耗体力。同时,他们还面临着雷电、野生动物袭击、交通安全等隐患。“我们签了协议,工作人员负责各区,保证文明安全挖掘。”哇,罗说。
藏族男孩扎西达杰,来自“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每年挖的数量都不一样。去年几千根冬虫夏草能卖到三四万(人民币,下同)。”
据玉树州三江源虫草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地区负责人王乐妍介绍,该公司每年在青海采购生产2000至3000公斤冬虫夏草,通过其在京沪粤的销售网点辐射到世界各地。
据青海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专家研究,该省冬虫夏草年储量为2080-63.99亿,平均22.32亿,潜在经济价值约为31.20-2239.74亿,平均558.05亿元。
据统计,青海省冬虫夏草年产量约80-100吨,年产值180-200亿元,惠及数百万农牧民,尤其是核心产区。冬虫夏草已经成为农牧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人工繁育:或迎新趋势
冬虫夏草“越挖越贵”,但寄主昆虫、冬虫夏草、降水、温度等自然因素是影响冬虫夏草形成的关键因素。所以冬虫夏草的“人工繁殖”一度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现在,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已经悄然出现在市场上,产量不容小觑。
中新社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来,研究人员更加关注野生和人工养殖冬虫夏草的伴生菌以及栖息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僵虫的颜色变化、有效成分含量、有害物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从事虫草行业20年的王乐妍说,冬虫夏草作为西藏中部的药材,讲究的是真伪。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作为新生事物,价格相对低廉,与野生冬虫夏草的区别有待科学研究。“如果两者有可比性,人工养殖是趋势,但如果有差距,那就另当别论了。”(完)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皖医二附院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极危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025-07-12)
- 默沙东百亿美元收购打开BD新风口,中国药企机会来了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2025-07-12)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常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宣布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