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免疫系统的和平使者!科学家揭秘调节性T细胞如何维护机体免疫平衡?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4-17 13:10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能通过与常规T细胞(Tconv细胞)的特异性匹配从而精准控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并在感染期间维持免疫平衡。在机体中,系统就像一支精锐的军队,时刻准备着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然而,就像任何强大的力量一样,免疫系统也需要地调控以避免误伤自己的 友军 ,即机体自身的细胞。这种区分 自己 和 非自己 的能力是免疫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但当这种区分出现问题时,就可能会导致诸如性、I型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 Regulatory T cells constrain T cells of shared specificity to enforce tolerance during infection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细胞群体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如何在感染期间精准地控制免疫反应,从而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这项研究不仅增进了科学家们对免疫调节的理解,还为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免疫学的世界里,有一个古老而复杂的问题:免疫系统如何在消灭外来病原体的同时,避免攻击身体自身的细胞?这个问题就像是免疫系统的 自我约束 难题。过去科学家们认为,免疫系统通过清除那些对自身抗原有反应的T细胞来实现这种区分,但这种方法并不完美。如今,本文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能通过与常规T细胞(Tconv细胞)的特异性匹配从而精准控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并在感染期间维持免疫平衡。
研究者表示,Treg细胞通过特异性匹配来控制对自身抗原有反应的Tconv细胞。在实验中,研究团队观察了小鼠对一种自然前列腺特异性自身肽的CD4+ T细胞反应,结果发现,在感染期间,当自身肽和病原体肽同时呈现时,Treg细胞的这种特异性匹配变得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当存在与自身肽匹配的Treg细胞时,小鼠在感染表达自身肽的细菌后能够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相反,如果没有这些匹配的Treg细胞,感染就会引发广泛的前列腺自身免疫反应。研究人员还发现,Treg细胞对自身肽的反应并不影响Tconv细胞对病原体非自身肽的反应,这意味着Treg细胞的控制是高度特异性的,其只针对那些对自身抗原有反应的Tconv细胞,而不干扰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这种特异性匹配的机制就像是免疫系统中的 和平使者 ,在病原体入侵时,其能精准地识别并控制那些可能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的T细胞,从而保护身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
在感染过程中,Treg细胞能通过选择性地抑制具有共同自我特异性的Tconv细胞来加强自我非自我区分
本文研究结果挑战了传统的免疫学观点。过去,科学家们认为免疫系统通过清除那些对自身抗原有反应的T细胞来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本文研究表明,这种 清除 机制是不够的,Treg细胞的特异性匹配同样重要;研究者指出,即使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特异性Treg细胞的缺失也不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在感染期间,这些Treg细胞的存在与否却成为了决定性因素,这就表明,在感染期间,Treg细胞的特异性匹配是维持免疫平衡的关键。此外,相关研究结果还揭示了Treg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独特行为;Treg细胞的扩增速度比Tconv细胞更快,这或许就能使其在免疫反应的早期就能占据优势,从而更有效地控制Tconv细胞的过度反应。这种 先发制人 的策略为免疫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提高了科学家们对免疫系统如何在感染期间维持平衡的理解,还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增强Treg细胞的功能或增加其数量,研究人员或许能够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从而预防或逆转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基于Treg细胞的治疗方法将更加精准地针对那些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T细胞,而不影响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正常反应。
未来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探索Treg细胞的特异性匹配机制及如何通过药物或细胞疗法来增强这种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预后,还有望为其它免疫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揭开了免疫系统 自我约束 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免疫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DAVID E. J. KLAWON,NICOLE PAGANE,MATTHEW T. WALKER,et al. , Science (2025). DOI:10.1126/science.adk324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吃肉还是吃糖?《自然》子刊:操控食欲的神奇分子或能影响寿命 (2025-04-19)
-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细胞图谱,有望揭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环境的显著改变 (2025-04-18)
- 中国整治“神医”“神药”等告白乱象 (2025-04-18)
- 国度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贩卖平台企业合规指导任务会 (2025-04-18)
- 多学科微循环障碍防治前沿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5-04-17)
- Cell子刊:唐道林/康睿团队发现细胞色素C新功能——抑制铁死亡 (2025-04-17)
- Science:免疫系统的和平使者!科学家揭秘调节性T细胞如何维护机体免疫平衡? (2025-04-17)
- Nature:基因编辑研究新突破 STITCHR技术有望让基因修复更精准 (2025-04-17)
- 《自然·医学》:吃出健康晚年!10万人30年随访,哈佛团队分析8种健康饮食长期益处,健康老龄化可能最高增加124% (2025-04-17)
- Cell:新研究揭示单个突变如何加剧西部马脑炎病毒疫情暴发 (2025-04-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