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T: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病理新发现!韩国科学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是PTSD背后的隐藏元凶 |
![]() |
STTT: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病理新发现!韩国科学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是PTSD背后的隐藏元凶
来源:奇点糕 2025-09-21 10:46
星形胶质细胞衍生的GABA是PTSD恐惧消退缺陷的关键病理驱动因素,通过基因手段或药物抑制MAOB可以有效恢复星形胶质细胞GABA水平,改善PTSD样小鼠的恐惧消退缺陷。目前对后应激障碍(PTSD)的治疗手段有限,并且能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较低,仅有20%-30%。
前额叶皮层(PFC)是调节恐惧消退的关键大脑区域,是创伤恢复的关键。PFC和杏仁核中的 -氨基丁酸(GABA)信号传导与恐惧的获得和消退过程有关,PFC中GABA能活动失调导致的恐惧消退受损是PTSD的标志症状,对PTSD患者的脑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研究也报告了GABA能。这些都表明GABA可能是PTSD干预的潜在治疗靶点。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单胺氧化酶B(MAOB)合成紧张性GABA,病理条件下,MAOB上调,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过量GABA,导致GABA失衡。
来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IBS)和梨花女子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星形胶质细胞衍生的GABA是PTSD恐惧消退缺陷的关键病理驱动因素,PTSD患者前额叶GABA水平升高,与脑血流(CBF)下降和PTSD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通过基因手段或药物抑制MAOB可以有效恢复星形胶质细胞GABA水平,改善PTSD样小鼠的恐惧消退缺陷。高选择性、可逆性的MAOB抑制剂KDS2010在小鼠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结果发表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上。
研究人员首先探究了PTSD患者大脑前额叶GABA变化。此次横断面分析的受试者分为PTSD患者(n=78,持续性PTSD组)、PTSD康复者(n=84,恢复性PTSD组)和未经历创伤的健康个体(n=86,对照组)三组,分析显示,持续性PTSD组表现出前额叶GABA升高和CBF降低,与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而恢复性PTSD组的前额叶GABA和CBF更接近对照组水平。
为了进一步确认GABA水平变化与症状改善的关系,研究人员又在一组纵向队列中进行了观察,包括65名经历过创伤的个体(创伤暴露组)和61名未经历过创伤的健康个体(对照组),在创伤后12个月和20个月时进行随访。
结果显示,创伤暴露组的前额叶GABA水平升高与前额叶CBF降低和PTSD症状严重程度增加有关。随着时间延长,患者PTSD症状显著改善,前额叶GABA水平也下降至对照组水平。
RNA测序显示,PTSD患者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标志物显著上调。与对照组相比,PTSD患者的星形胶质细胞MAOB水平升高,而负责降解GABA的酶水平降低,GABA发生失衡。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构建了小鼠类PTSD模型,并讨论了星形胶质细胞MAOB在恐惧消退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特异性敲低星形胶质细胞的MAOB,可以显著改善PTSD样小鼠的恐惧消退缺陷和工作记忆缺陷,降低星形胶质细胞GABA水平;相反,在MAOB缺失小鼠中选择性过表达MAOB,则会使原本没有PTSD症状的小鼠出现恐惧消退缺陷。
KDS2010是一种强效、选择性、可逆的MAOB抑制剂,研究人员尝试对PTSD样小鼠进行KDS2010给药(10 mg/kg/天),发现KDS2010显著改善了小鼠的恐惧消退缺陷和工作记忆缺陷。生理分析显示,原本PTSD样小鼠星形胶质细胞中过高的GABA水平已经完全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前额叶CBF也恢复正常。
总的来说,研究确认了星形胶质细胞GABA失衡是PTSD病理的核心机制,并且证明靶向抑制MAOB可以恢复GABA平衡、缓解症状。KDS2010的临床1期试验已经证实了其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耐受性和药理活性暴露水平,在2期试验中将评估其对PTSD的疗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浙江大学梁廷波团队发布序贯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胰腺癌的3期临床数据 (2025-10-12)
- 广州国家实验室论文登上Cell Stem Cell封面:成功构建高保真人类着床后胚胎模型 (2025-10-12)
- 15亿美元,BMS收购一家in vivo CAR-T公司,诺奖得主与华人学者联合创立,利用环状RNA在体内生成CAR-T细胞 (2025-10-12)
- 法瑞西单抗引领眼底治疗进入“长效时代” (2025-10-12)
- Science:抗癌新策略!科学家实现“精准拆弹”,直击癌基因“指挥中心” (2025-10-11)
- 研究提出氨基酸理化性质趋同新方法 (2025-10-11)
- Brief Bioinform:AI显微镜!新算法让免疫细胞“开口说话”,精准度超93%! (2025-10-11)
- JAMA Psych:汽水喝多了,抑郁风险高?科学家发现肠道细菌是“隐形推手”! (2025-10-11)
-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皮肤健康研究院 | 关于举办“损容性皮肤病及医美”稳态管理创新人才高级培训班的通知 (2025-10-11)
- Nature:吸烟和性别如何“雕刻”你的膀胱?科学家在健康组织中找到癌症风险线索 (2025-10-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