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为什么有些病一发现就是晚期?Proteomics:外泌体+质谱,从血液中“抓”出疾病信号!

为什么有些病一发现就是晚期?Proteomics:外泌体+质谱,从血液中“抓”出疾病信号!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9-22 11:54

研究指出,血浆外泌体因纯化难、需大量样本阻碍生物标志物开发,无需追求绝对纯度,结合质谱分析与生物信息学工具可有效推动其应用。

在疾病中,找到能早期预警、监测的生物标志物,是提升诊疗效率的关键。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作为细胞分泌的膜囊泡,携带来源细胞的分子特征和病理状态信息,本应是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候选者。但血浆成分复杂,EVs丰度低且易与、杂蛋白共纯化,让其开发陷入困境。

近日,Proteomics发表的一项研究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State-of-the-Art Proteomics Analysis for Biomarker Development From Plasma Extracellular Vesicles,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无需执着于EVs的绝对纯度,通过优化组成表征与质谱技术分析,就能高效推进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开发。

研究首先证实了EVs的生物标志物潜力:恰加斯病患者血浆EV中,研究者检测到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HLA I类)、12种克氏锥虫蛋白,还发现 -半乳糖残基与转唾液酸酶可作为标志物;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脑来源EV的APLP1蛋白能实现早期,高危人群的EV相关 -突触核蛋白可作诊断指标,血浆EV中的TDP-43水平与3R/4R tau比例还能区分额颞叶痴呆与肌萎缩侧索硬化;1型中,高风险人群血浆EV的PD-L1水平升高且与残存 细胞功能相关,小鼠模型中更发现约300种 细胞特异性蛋白仅存在于EV中;癌症领域,肿瘤来源EV的GPC1可助力早诊,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链阳性EV能区分健康人群,EV的8蛋白特征则可鉴别转移与否。

图1:包含因组成变化而可能成为生物标志物的蛋白质的外泌体(EV)示意图,这些蛋白质可反映病理状态

不过,EVs开发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血浆中EVs易与脂蛋白等杂质共纯化,多次纯化虽提升纯度,却可能仅回收1%初始EVs;二是特定细胞来源EVs(如胰岛 细胞、脑细胞来源)占比低,需2mL左右血浆,不利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研究;三是现有纯化方法耗时费力,难以满足大规模临床样本分析需求。目前常用的EVs纯化方法各有优劣:离心法易共沉淀白蛋白,体积排阻色谱(SEC)无法完全分离脂蛋白,亲和法产量低,电荷法需应对样本电荷差异,新兴的Mag-Net法仅需100 L血浆且可自动化,但仍需优化;所有方法都需在纯度、产量与可操作性间权衡。

图2:用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外泌体(EV)纯化方法

研究团队提出关键突破:无需追求EVs的绝对均一性,转而通过元分析细化EVs组成更可行。他们开发的元分析方法,基于不同纯化方法的杂质-EV比例差异,将EV蛋白与杂质蛋白聚类区分,验证发现SEC法的杂质-EV比例最优,且能通过免疫金电镜、ExoView技术验证EV蛋白(如CD9、CD63)。同时,质谱技术(MS)的进步为复杂样本分析提供支撑:非靶向的DIA(数据非依赖采集)和DDA(数据依赖采集)可单次鉴定超10000种蛋白,DIA还能减少低丰度蛋白检测偏差;靶向的SRM(选择反应监测)和PRM(平行反应监测)可精准定量目标蛋白,如SRM已用于验证尿EV标志物;杂交DIA-PRM法则结合无偏分析与靶向定量优势。

图3:基于质谱(MS)的富集但复杂样品中外泌体(EV)蛋白质组学研究视角

机器学习(ML)进一步助力生物标志物筛选: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结合LsBoost、卷积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的ML算法,从100例患者与30例对照中筛选出3种EV蛋白,检测灵敏度达100%、特异性80%;另一项研究用LASSO方法筛选蛋白,使不同肿瘤类型EV的鉴别准确率从49.15%提升至91.68%。未来研究将重点优化EVs组成验证技术、提升小样本回收率(如SEC与Mag-Net法自动化),结合纳米滴处理技术(如NanoPOTS)与高灵敏度质谱(如Thermo Astral),加速EVs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转化。

综上,这项研究打破了 EVs必须绝对纯化才能作为生物标志物 的传统认知。通过 组成细化+质谱分析+AI助力 的新思路,不仅解决了EVs开发中的纯化难题,还为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提供了新方向。随着技术不断优化,EVs有望成为临床诊疗中高效、精准的生物标志物,为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医疗水平注入新动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Dakup PP, Ludovico ID, You Y, et 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State-of-the-Art Proteomics Analysis for Biomarker Development From Plasma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oteomics.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6, 2025. doi:10.1002/pmic.7003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