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减产游资炒作 入秋药材涨价离谱 |
![]() |
最近很多中药材价格比一两个月前飙升数倍,甚至有个别医院出现部分药材暂时缺货的情况。这是今年中药材普涨趋势下最夸张的一次。
太子参暴涨三倍多
4月份开始,不少中药材便轮番涨价,当时许多医院都能顶住压力,依往常价格销售;从中山一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大医院获悉,由于近期又来了一波以太子参、红花、田七等为首的涨价潮,且涨幅创今年新高,医院不得不调整中药材价目;还有个别医院甚至出现零星的暂时缺货现象。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伍俊妍介绍,“这次中药材涨价确实影响很大,两到三成的价格都涨了。”该院上月进过一批太子参,当时价格是70多元/公斤,但这个月数家供货商的价格最低也要310元/公斤。
此外,麦冬也从30元/公斤升至百元以上,独角金从670元/公斤飙升到1070元/公斤。“这次是整个行业都在涨。”伍俊妍说。
该院的药剂科主任透露,医院平时都是大批量进货,因此短期内还能应付,等库存用完了才涨价。“现在中药价格实在高得离谱,因而要货比三家,所以个别药材会短时间缺货。”据悉,除太子参外,薏米、桃仁、法半夏也出现缺货。
天灾减产游资炒作
很多医院的药剂科专业人士都分析,此次药材涨价正如民间所传的两大因素:一方面天气灾害导致减产价升,另一方面确实有游资在炒作。
中山一院药剂科主任邝翠仪表示,中药材是“看天吃饭”的,受天气影响非常大,自今春西南五省大旱,又到“倒春寒”和“低温气候”使得受灾减产的品种较多,“涨价是必然的”。另外,农民种植存在一定盲目性,“哪些药材好卖就大面积种植导致卖不出,第二年却又不种了。”邝翠仪说。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药材涨价与游资炒作、部分药商囤货也不无关系。“例如一些太子参的价格竟然还贵过红参,这肯定是不正常的。太子参种一年就收成,红参要种四年,而且仅限北方地区种植,不可能比太子参还便宜。”
由于近期房地产政策出台,导致炒房族等将资金转移至农贸产品及中药材市场,使得大蒜、绿豆、中药材等轮番涨价。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内“三甲”医院纷纷布局细胞治疗,脐带血免疫细胞治疗迎来新机遇 (2025-07-07)
- 告别乙肝,全球首个针对慢性乙肝的细胞治疗产品SCG101V获批临床 (2025-07-07)
-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2025-07-07)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2025-07-07)
-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辰院士一行莅临东诚药业调研交流 (2025-07-07)
- EIZO艺卓正式推出数字病理专业系列显示器 (2025-07-07)
- 腾盛博药宣布与健康元集团就BRII-693的大中华区权益达成许可协议 (2025-07-07)
- 康缘药业×胜普泽泰战略合作结硕果:AI赋能研发提速,KYS2301凝胶IND申报成功 (2025-07-07)
- 中国首个: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获批,半年降低痛风复发风险87% (2025-07-07)
- 干细胞培育的免疫尖兵组队出击!Bioact Mater:荧光叶酸当向导,中性粒细胞与NK细胞协同发力,精准突破实体瘤防线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