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秋冬进补 助推药材价格飙升

秋冬进补 助推药材价格飙升

  同一张中药方今年普涨了三成多。患者赵大爷说:“以前喝中药都觉得是便宜,只有西药才会价格很高,没想到中药材涨得很厉害。我的药方中红花、桂枝等10多味药几乎每样都涨价了,再涨恐怕我就喝不起了。”

 


  因为名中医多,建邺区宁西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4年以来,年门诊量均达1.5万人。然而该服务站之前只能蜗居在建邺区湖西街一处300多平方米的小楼上提供医疗服务,遇到就诊病人多的时候,患者只好站在门诊大厅。为了改善服务站医疗环境,如今,服务站斥巨资进行“扩张”,吃下了万达金街东区1200平方米的三层大楼。

 


  服务站王洲平站长说,考虑到站里的名医都是全省中医领域的一流专家教授,有的还是我国的中医泰斗,他们下决心找个好的办公条件,为医患双方提供一个舒适宽敞整洁明亮的就医场所。这些专家除在一些大医院门诊外,他们每周一至周六来这里实行轮流坐诊。

 


  但自今年以来,许多病人感叹今年的中药价格贵了很多,同一张中药方今年涨三成。有统计显示,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中药材约六至七成品种的药材价格上涨,中药价格普遍涨了三成以上。

 


  一位医药公司分管中药材的负责人说,“今年3月份开始,中药材价格就在逐步上涨。”他介绍说,今年天气多变,如倒春寒、暴雨和干旱,导致中药材产地大面积减产,是推动中药材上涨的主要原因。

 

 

  比如,云南和四川是中药材的主要产地,西南大旱的灾情到七八月才得到缓解,三七等药材受其影响就大涨了。

 


  磐安县是“浙八味”(白术、白芍、杭白菊等八味中药材)的主产地之一,低温冻害下,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锐减,导致9成中药材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太子参,涨幅达854.5%。

 

 

  虽然中药材的价格已经涨了很多,但很多经销商和中医都认为,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大,让不少人都感冒了。

 

 

  秋冬时节,煲汤进补的市民将增多,随着需求增加,中药材的价格继续飙升。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