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药开发受青睐 亚洲市场成新宠 |
![]() |
因为患者人群少,利润空间小,以往许多制药公司对开发罕见病药物(也称"孤儿药")不屑一顾。不过,这种现象已成为过去式。如今,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尤其是生物技术公司都对这一潜在的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国际知名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日前发布的《个体化用药和罕见病药物回顾与展望2010》报告称:"行业专家估计罕见病药物将会带来大约400亿美元的市场。随着大型制药公司的许多产品专利期满和现在市场上对新药需求的下降,罕见病药物开发将会吸引更多的制药公司参与进来。"
Global Hunter Securities公司分析师Kimberly Lee博士近日表示:"我认为,罕见病将会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因为目前许多罕见病药物都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因此罕见病药物没有价格压力。"
很多大型罕见病药物开发者的收入开始发生巨变。英国Shire制药公司最近表示,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产品销量和总收入增加了30%。Shire的法布里病(酰基鞘氨醇己三糖苷酶缺乏症)治疗药物REPLAGA销量更是增加了91%,这意味着Shire在这一疾病领域占据着60%的市场份额。Shire制药公司执行总裁Angus Russell透露,该公司正在研究和开发中的几个项目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包括对严重的抑郁性障碍患者使用Vyvanse 作为辅助治疗的研究。
Research and Market分析认为,虽然罕见病患者人群较少,但是罕见病药物较高的成功率,有助于补偿开发者的研发投入。例如,默克的脑癌药物于1998年获批用于治疗罕见的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后来这一药物又陆续被批准用于治疗其他脑癌疾病。该药在2009年的市场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
鼓励罕见病药物的开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都对制药公司开发罕见病药物制定了激励措施,包括协助减免试验税额和提供批准后的专营权等。
患病人口在20万人及以下(美国)和患病人口在5/10000及以下(欧洲)的疾病被归为罕见病。从美国国会通过《罕见病药物法》开始,提交了新药申请的罕见病药物有2100种,获批的有350种。美国政府通过激励措施达到了刺激制药公司加大罕见病药物市场研发力度的目的。葛兰素史克与辉瑞都在今年建立了专用于开发治疗罕见病的生物制品的研发部门。美国Tufts药品开发研究中心副主任Christopher-Paul Milne在评价《罕见病药物法》时称:"毋庸置疑,这是一部激励罕见病药物开发的成功的法律。"
但是, Russell对想进军罕见病药物市场的大型制药公司提出了警告:"大型制药公司进入罕见病药物领域将会面临巨大的文化挑战,所以他们不能仅仅盯着市场。而且与其他’重磅炸弹’级药物具有全球巨大的患者群不同的是,罕见病药物的全球市场容量不会很大。"
因为亚洲人口众多,因此这一区域已成为开发罕见病药物制药公司最感兴趣的新市场。美国罕见疾病组织(NORD)副总裁Mary Dunkle称:"亚洲最近几年对几种罕见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部分亚洲国家正在或者已经考虑颁布罕见病药物法案。"
罕见病药物在亚太地区具有发展潜力:"由于人口众多,亚太地区罕见病并不少见,事实上有6%~10%的人在生命中会患有一种罕见病。亚太地区有40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3,这对制药公司开发罕见病药物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使最罕见的疾病也会有许多患者。"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她40岁三次失败后,终于怀上了:原来选择对,比什么都重要 (2025-07-09)
- 高效低温脂肪酶计算设计与理性改造获进展 (2025-07-09)
- 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 (2025-07-09)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陈国强团队开发新型正交转录突变系统,蛋白质进化速度提升150万倍 (2025-07-09)
- Nature子刊:谈攀/洪亮团队开发蛋白质语言模型VenusMine,成功挖掘高效的PET水解酶 (2025-07-09)
- 雷平在山东调研医疗东西注册治理和立异研发任务 (2025-07-09)
- Nature Genetics:DNA的3D折叠艺术!单细胞显微镜揭秘基因调控的“高速公路”与“指挥中心” (2025-07-09)
- 便秘救星来了!Food Res Int:2'-FL+双歧杆菌合生素,调节肠道功能与菌群,助力肠道畅通无阻 (2025-07-09)
- Nat Metabol:神经元中的“能量储备站”——甘油三酯或在大脑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