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家长应该怎么办 |
![]() |
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都一样,自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对他们充满了怜惜和疼爱。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是要提醒父母的是,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不能经常对6岁前的孩子经常生气,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在中国的家庭中我们会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别闹了,妈妈生气了!”“你不好好吃饭,奶奶生气了!”等等,认为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听话。但是事实上,父母的这种做法可是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解析问题一:分析是什么事情让你生气,学会冷静处理。对待孩子的言行,父母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仔细想想孩子哭闹是不是有他的原因,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他:是不是病了累了,还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了解情况之后,慢慢地抚慰孩子,避免造成心理阴影,在平复孩子心情的同时,父母的火气也慢慢消退了。
解析问题二:分析是孩子的行为错了,还是大人的理念错了。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如果父母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造成了心理阴影。
解析问题三:分清楚大错小错,不要轻易用生气制服孩子。许多家长总会时刻盯紧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制止,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但是这样做反而更不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消失。而且如果父母一直管制着孩子,他一犯错就用生气来制服他,反而会形成副作用:使性情较弱的孩子会变得内向自闭郁闷,而开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会变本加厉故意使坏捣蛋。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父母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心理也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解析问题四:用生气来硬碰硬,则会形成反作用。面对父母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父母。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好心态,先不要生气,不给孩子要挟大人的机会,同时,父母也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信任,给他树立美德的机会,这样才能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孩子6岁之前。在6岁之前的孩子如果父母的言语和行为不当会伤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使孩子形成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因此,为了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父母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经历和美好童年。

- 相关报道
-
- 阳光明媚却“情绪流感”高发 春天“惹的祸”? (2025-04-01)
- 12356!“没事儿”热线如何解“心事”? (2025-01-07)
- “12356”热线来了!如何判断焦虑抑郁情绪是否成为病态? (2024-12-26)
- 临近开学如何做好心理准备?专家来为家长和孩子支招 (2024-08-28)
- 专家呼吁构建职场人群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2024-07-19)
- 浙江多方合力 共话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优解” (2024-06-25)
- 五部门启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主题活动 (2024-05-30)
- 算命app排行榜前五名 算命app哪个好用? (2024-03-22)
- 谨防节后焦虑加疲劳 专家建议关注心理健康 (2024-02-05)
- 专家:儿童抑郁症≠成人抑郁症 或诱发嗜睡症状 (2023-10-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