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招商网纵观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优劣

医药招商网纵观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优劣

  据医药招商网所了解,近年来,国内企业巨资购买国外新药技术,但成功案例寥寥。如何管理好技术转移中的风险,已经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需要学习的新课程。判断一项技术的价值不能仅看它是否“拉风”,能否获批上市是决定因素。慧聚生物创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想指出:“从制药公司角度来看能不能得到批准,比如有些技术听起来非常好,但是给药途径是非常不常用的,我们可能会比较慎重。”


  判断一项技术的价值,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国际市场上,大量的技术有待转让。对此,汤森路透集团科学与解决方案顾问李寅博士指出:“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看一看这个品类在全球的情况,因为每个地区的用药方式和用药习惯是不一样的,以抗生素为例,中国、俄罗斯、东南亚是针剂占主导,而西欧和北美口服剂型多一些。此外,要看这个品种在全球上市的情况,在美国有没有上市不是最重要的,在日本有没有上市很关键,日本人种跟中国相似,在中国上市的可能性很高,获利的机会就高。”


  李寅博士对此给予简单的归纳,他指出:“在进行技术认证或者在技术转移之前,一些‘家庭作业’必须要做:首先,必须了解整个技术在全球或者在一个地区的技术前景如何;其次,要看这个领域潜在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否足够强大;最后,要分析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廖想指出:“在国内,很多谈判都是老总亲自上,但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最佳的选择就是找一个有经验的人来做你的顾问,代替你去谈。当然,你的估值和你对架构的想法,后期准备怎么开发,一定要提前想清楚,包括你对税收有什么样的需求、付款是放在国内还是放在国外等。”


  医药招商网报道,如果是中资公司把技术转让给跨国企业的话,也需要外部的协助。廖想表示:“如果你有一个项目,在与国外大企业谈判时,可以找一个比较专业的顾问团队来帮你。否则,你可能会比较被动,因为谈判对手是很有经验的人,很多问题如果早期不能确定,合同签了以后很难再改。”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