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药注射剂60年的辉煌发展

中药注射剂60年的辉煌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经过60年的发展,中药一改原本粗陋的面貌,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应有尽有,有关中药作用成分与机理的研究也进展颇丰。这其中,中药注射剂由于既保持了中药复方的特色,静脉给药的方式又与西药接轨,一改传统中药不能用于急救的弊端,是中药步入现代化的先锋代表。  

 

  我国自行创制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是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柴胡注射液”,距今已有68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药注射剂开始了飞速的发展。1954年12月,武汉制药厂对传统柴胡注射剂进行了重新鉴定,确定疗效,投入大批生产,成为我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

 

  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又开始进行中药注射剂的研制,到60年代初期,已研制出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余个品种,这些品种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中药注射剂收载进药典始于1963年版的《中国药典》,当时两个品种是以西药记载的。  

 

  到1990年,世界上第一个中药粉针剂型--双黄连粉针剂诞生,并成功地进入到工业化生产。  

 

  中药注射剂由于发展过热,鱼龙混杂,且缺乏系统管理标准,质量堪忧。这种状况直到《药品管理法》实施才得以改善。1993年卫生部颁布我国的首部具体到中药注射剂研究技术要求的法规《中药注射剂研制指导原则》。1999年11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要求对化学成分基本清楚、以净药材投料的注射剂的可测性成分达到20%以上,静脉注射要求达到25%以上;以有效部位投料的注射剂要求可测性成分达到70%以上,静脉注射用可测成分要达到8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用法特殊及基础研究先天不足的后遗症开始显现,严重不良事件时有所发生,其安全性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质疑。为此,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2000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了《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157号文件,明确提出中药注射剂要建立指纹图谱检测标准,并于2000年8月颁发了《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但对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质量检测也只是指导意见,而不是强制执行。
 

  除了粉针品种外,2004?2007年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中心的品种还有两个乳液注射剂品种,其中某企业的黄芪甲苷葡萄糖注射液还作为国家一类新药进入了国家新药审评中心审评。可以预计,这些新中药注射剂品种上市后,高科技含量、高安全性的中药注射剂精品路线也将随之形成。

 

  2009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拟全面开展生产及质量控制环节的风险排查,切实控制中药注射剂安全隐患;组织综合评价,保证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加快中药注射剂标准提高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按照通知要求,各地已相继对中药注射剂展开再评价。


  我们相信:随着再评价工作的逐步完成,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将得以保障,将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中药现代化也将在现代化轨道上,越走越远,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