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我国血液制品寡头显现

我国血液制品寡头显现

  血液制品具有多种功能,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作为血液的替代品,在医疗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它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国家需要提供足够的血液制品,血液制品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然而,我国血液制品研发现状,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规模依然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华兰生物2008年的营业收入为4.8亿元,而天坛生物为6.8亿元,规模比天坛生物要小,5亿元的销售规模在我国制药行业只能算一个中小型企业,与跨国企业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竞争就是在同样的舞台上展开,如果说天坛生物还有国资背景,能够比较容易拿到政府订单的话,那么,作为民营企业的华兰生物显然处于劣势。

 

  二是“重磅炸弹”级的产品较少。


  从血液制品新品的数量来看,尽管华兰生物已排名第一,但从产品的收入结构来看,销售额最大的产品依然是传统的白蛋白和静脉注射用丙种免疫球蛋白产品,两者2008年的销售额分别为2.28亿元和1.3亿元,占公司市场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和27%,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跨国公司的销售收入多以抗凝血因子为主导,大约占销售收入的40%,各类丙球占25%,白蛋白占25%,其他副产品占10%。可见,公司新产品虽然很多,但最正做大的并不多,产品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是研发能力依然偏弱。


  在众多的国内生物制品生产企业中,华兰生物的研发能力并不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巨大的差距。其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7%左右,充其量只能算是行业的平均水平,这与其行业龙头的地位并不相符,如果不加大投入力度,很可能危及其未来的发展。


  据估计:血液制品行业景气度至少持续到2012年。到2012年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但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12年前,产品价格将维持现在水平。面对我国血液制品研发存在的问题,应尽快的得以解决,从而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