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冬天农民职业病高发 八成人知“累”不知病

冬天农民职业病高发 八成人知“累”不知病

近年来,种植大棚菜让不少菜农致了富,发了家,但与此同时,长期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中劳作,部分农民因此患上了肺病、关节炎、中毒后遗症等与大棚有关的疾病――俗称“大棚病”。而他们根本不知道保健。

八成人知“累”不知病

憋气、腰酸背痛和经常感冒,是“大棚病”较轻的3种表现形式。腰酸背痛是其中发生率最高、最典型的症状,患病率随着农民大棚种植年限、每天在大棚中的时间和一次性在大棚中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然而,山东大学医学院今年暑期对寿光市农民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地不少农户都有“大棚病”的症状,却不知道自己已得病。如当身体出现以上不适时,以为“累了,要休息一下”的占83.3%,表示要“看医生”的只占2.6%,53.8%的大棚种植户认为“大棚小气候”对自身健康“完全没有影响”。

专家说,“大棚病”的危害随着作业年限的推移而愈发严重。如医院白血病患者中,农村患者较多,其中又以从事过大棚种植的人占很大一部分。医生分析,有50%左右的这类患者是直接由大棚中喷洒农药中毒引起的,主要病因是很多农药、杀虫剂、除草剂中,苯类衍生物会抑制人体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导致染色体突变,破坏造血系统,引起白血病。再如,到医院看关节炎的菜农也不少,因为大棚内潮湿的环境损坏了关节。

新型呼吸病“大棚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课题组对辽宁四个大棚种植地区、每个地区200棚,共计5500余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大棚肺患病率达5.7%!如果这个数字放大到全省,患病农民数可能达到25万。

该院呼吸科主任王笑歌说,“大棚肺”是指在大棚作业时因吸入含有高温放线菌、曲菌、霉菌和其它杂菌等有机粉尘引起的一种外源性过敏肺泡炎。在大棚内种植蔬菜、草莓、蘑菇、瓜果、花卉等农作物,或在大棚内饲养鸡、鸭、鹅等空气流通性差、病菌密度高,容易通过呼吸道吸入肺内,可造成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关节痛、皮肤骚痒等症状。

“这是一种新型的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均出自农村大棚种植人口。如不及时诊治,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过敏性肺泡炎、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节炎、风湿病、皮肤病等,严重者可出现肺功能损害、关节畸形、慢性皮肤病等。其预后差,致残率高,可能影响从事大棚作业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王笑歌分析道。

“大棚病”的致病源

“大棚病”的发病,与大棚的高度、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情况、土壤细菌含量、农药喷洒次数,以及大棚种植者的劳作防护程度都直接相关。受到地区环境、气候、生产方式、经济状况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大棚病”的致病菌是繁殖于发霉的稻草、麦秸、干草、谷类中的高温放线菌,主要是干草小多孢菌、普通高温放线菌、白色高温放线菌、绿色高温单孢菌和热吸水链霉菌等。干草小多孢菌、普通嗜热放线菌是“大棚肺”最常见的致病抗原。热吸水链霉菌是引起“大棚肺”的主要病原之一。近来研究发现,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六六六(立氯化苯)和涕灭威(丁醛肟威)也增加了“大棚肺”发病的危险。

含水分约40%的谷草等农作物在堆放霉变的过程中,草垛内部的温度、pH值及可溶性易挥发氮类物质可逐渐升高,有利于嗜热放线菌的大量生长。据测定,当谷物或草料的湿度超过30%、温度超过60℃时,嗜热放线菌最容易生长繁衍;翻晒霉变的稻秸、草料、谷物时,其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克时,所含的放线菌芽孢每立方米就多达300

万~2.5

亿个。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两小时以上,即可能出现咳嗽、胸闷、气促、畏寒、发热及肌肉痛、骨关节疼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有的人还会出现荨麻疹。

“大棚病”的预防

首先,要加高棚高,在大棚内安装换气装置,保持大棚内空气新鲜、通风。第二,入棚要戴两层口罩,里层戴湿口罩,外层戴一层干口罩,进棚时间不超过1小时,喷洒农药后,4小时内不要进棚。第三,避免长时间在塑料棚内劳作,且每天工作累计不应超过6小时。

此外,要尽快解决农民职业病鉴定难的问题,把预防和救治农民职业病纳入总体建设规划,构筑中央、地方和农民三者共同投入的经费筹措机制和救治办法,让得了病的农民早发现、早诊治,拿得起钱、看得起病。



延伸阅读

农民职业病6大类8种病

第一类是肺疾病:包括发霉肺病和蘑菇肺病。发霉肺病主要是长期从事晾晒、翻动、运输和加工发霉柴草、粮食、饲料等物料过程中,由于反复吸入散发在空气中的芽孢霉菌或热放线菌而感染的一种过敏性肺炎。一般接触4到8个小时就可发病。蘑菇肺病是指长期在潮湿的地下室或密封环境的大棚内,从事蘑菇栽培工作,因空气不流通,吸入了大量的真菌孢子而诱发的一种肺病。这两种肺职业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气短、胸闷、无力,到晚期会出现心慌、水肿和肺组织纤维化等心衰体征,甚至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第二类是大棚病:主要是指长期在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流通性差、闷热难耐的塑料大棚环境下劳作而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类病在大棚种植蔬菜、草莓等作物的地方发病率较高。

第三类是中毒伤害病:主要是因长期从事喷洒农药劳动而引起的职业病,特别是在给棉花、枣树等打药时,很多农民出现中毒症状。

第四类是虫类病:包括螨虫类病和钩虫类病。螨虫类病主要指从事养鸡、养鸭等养殖业的农民,因感染鸡鸭身上的螨虫等微生物而引起的皮肤过敏、瘙痒,导致速发性哮喘,严重的肺功能受到损害,丧失劳动力。而钩虫病是钩虫幼虫卵钻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病症。特别是农民给田地浇水,赤脚在刚施过肥的水里走动时易感染。另外农村砖瓦窑厂雇用的员工,长期和泥土打交道,都会引起这种病。病发后出现丘疹、疱疹,奇痒无比,会导致严重贫血、肝脾肿大等。

第五类是类丹毒病:这种病主要在饲养猪、牛的农民中极易被感染。农民在饲养这些牲畜时,牲畜身上的丹毒杆菌会引起人类的急性传染病。此类传染病多发生在饲养人的手和臀部,除引起皮肤病变外,体温会升高到40摄氏度,通常会反复多次发热,很难治愈。

第六类是白血病:最近几年,农村白血病患者增多,多与使用剧毒农药有关。有50%左右的患者是直接由农药中毒引起的。在很多农药以及除草剂中,苯类衍生物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导致人体染色体突变,破坏造血系统,引起白血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