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新医改积极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

新医改积极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

    新医改积极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新医改以来,国家政府积极投入,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4.63%提高到2012年的
5.43%,个人负担比重则从40.4%下降到34.8%。2008-1012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2.2倍,销售收入增长2.3倍,利润总额增长2.2倍。2008-1012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增加2.1倍,在世界药品市场排名上升到第3名。医院终端规模增长2.2倍,其中城市医院增长2.1倍,县级医院增长2.6倍。药品零售终端规模增长1.8倍,零售药店数量增长1.2倍、零售连锁率上升0.63。基层医疗终端规模增长2.8倍,其中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增长2.7倍,乡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增长2.8倍。

    政策看点1)三保合一:预计下一步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可能会统一管理。如果三保合一,则意味着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极有可能会缩小,假设新农合与城镇居民人均筹资水平的差距缩小一半,则意味着政府可能需增加约9000亿元的政府投入,对于刺激医药需求是极大的增量。

    2)鼓励社会办医:医疗供给依然紧张,二级以上医院病床高负荷使用略有缓解,但仍高居不下;国家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民营医院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3)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明确药价管控思路-扶低抑高;转向“基准价”管控;允许医院直接与药企谈判采购(非二次议价)。

    产业看点1)国产仿制药面临进口替代机遇:自GSK事件以来,我国取消原研药超国民待遇的思路基本明确,未来我国降价重点为原研药(三甲医院中、高价合资进口药使用占比目前为51%),同时鼓励国产优质仿制药的使用(我国很多仿制药经过多轮的调价之后,价格已经比较低廉),有利于市场声誉度好的品牌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能做到进口替代的优质仿制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以及独家中药企业也应有较快的发展。2)医药流通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新市场看点1)发展“银发经济”:医药产业一方面可以在老年人用药剂型、包装、销售渠道等方面积极改进;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药企和康复医疗器械企业理应在养老产业中有更大的话语权。2)单独二胎政策带动儿科用药市场:该政策实施的前两三年,新生儿可能会有爆发式增长,估计由现在的年出生1600万人增加到近2000万人,儿科用药市场面临较大机遇。

    市场规模维持快速增长,优胜劣汰加剧。中国医药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和空前剧烈的分化、调整、重组的新时期。根据南方所预测,2014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4833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医院市场同比增长17.5%;基层医疗终端规模同比增长25.6%;药品零售终端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3.8%。

    18届三中全会奠定了“市场化”在医改中的作用,但部委之间的博弈仍扑朔迷离。明年我们推荐确定性强的三大主题十大个股:1)高品质药品明年的进口替代机会,并且明年药价政策有望获得突破,对高品质药有利,推荐恒瑞、华东、常山、双鹭;2)独家基药第二波制度红利,卫计委将强推二三级医院基药使用比例,推荐天士力、康缘、益佰;3)医疗服务与器械将保持高景气。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