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非法医疗广告“5大陷阱” |
![]() |
目前,一些医疗机构以广告形式误导消费者择医购药,这种现象的增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非法医疗广告蒙骗消费者主要是设置了“五大陷阱”。
陷阱一:利用明星诱导患者。用明星诱导消费者是比较流行的做法。名人知名度不等于广告可信度,他们虽然有号召力,却不懂医学。这是利用了消费者对明星的盲从心理。
陷阱二:夸大疗效。夸大疗效的广告对许多病情较重、多方求医无效的患者来说,具有极强的诱导性。这类广告打着“专家”旗号,对一些常见的、病程漫长的疾病,肆意吹嘘疗效。比如“乙肝指标保证全部转阴”“糖尿病保证治愈,病人想吃啥就吃啥”等,就是最常见的夸大术语。而事实上,乙肝指标全部转阴是不可能的,糖尿病人如果“想吃啥就吃啥”,最终会导致失明甚至死于肾衰。
陷阱三:隐瞒诊疗实情,开大额处方。面对就诊患者,隐瞒治疗实情,夸大疾病的严重程度,本来病人得的是小病,却硬是说病情严重,以诱导患者购买大额处方药。
陷阱四:打着专治疑难杂症的幌子。许多私立小医疗机构日子不好过,只好“别出心裁”地抢市场,往往采取把科室租出去,请来一些“专家”,摆出“专治疑难杂症”的架势,甚至连治疗艾滋病都是他们的重点业务。
陷阱五:隐瞒处方内容和药的成分。为了赚钱,一些医疗机构还隐瞒处方内容和药品成分,明明开的是一些普通抗生素或者一些廉价中草药,却能伪装成疗效独到,原料昂贵的“祖传秘方”或者“某某药1号”,这些“药品”大多未经国家批准,会延误治疗,甚至危害患者生命。
总之,针对这些陷阱,除了加大宣传防止百姓受骗上当外,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加大对广告的审核力度,对违法医疗广告进行捆绑式处罚,对当事人和单位、行政执法人员、媒体、代言人都要追究责任。

- 相关报道
-
- 聚焦药品流通保供 京津冀药品流通协同倒退交流漫谈会在天津举行 (2025-07-07)
- 别再不舍得开空调!Nature和子刊:温度调低,不仅能抑制多种癌症生长,还能燃脂减肥,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健康 (2025-07-07)
- Blood Adv:突破性疗法!双药联合为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7-07)
- 喝对红茶,营养价值更高?!Sci Rep.:一款加了黄精多糖的复合红茶,调节免疫与肠道菌群,帮小鼠延缓骨质疏松 (2025-07-07)
-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2025-07-06)
- 研究发现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强度与肿瘤中T细胞耗竭性分化关系 (2025-07-06)
- 颜宁/黄健团队发表最新Cell Research论文,助力抗癫痫/镇痛药物精准设计 (2025-07-06)
- Cell:逆转“不治之症”!史上首例iPSC来源CAR-NK细胞疗法如何让硬化皮肤重获新生 (2025-07-06)
- 《科学》:首次发现成人海马存在正在增殖的神经祖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机器学习再次证实存在成人神经发生 (2025-07-06)
- 师从诺奖得主David Baker,杨为博士全职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聚焦于从头设计蛋白质药物 (2025-07-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