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强效抗病毒十年:中国慢乙肝治疗形势依然严峻

强效抗病毒十年:中国慢乙肝治疗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在近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逾两千余万已经成为慢性乙肝患者。在1998年拉米夫定上市之前,乙肝对于医学界来说几乎是无解的。随着抗病毒药物的不断进展,乙肝对人类的伤害也慢慢减少,然而与此相伴的耐药性的产生,让与之相关的每个人坐了一把过山车。

  数据显示,在治疗三年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中,拉米夫定产生耐药性的比率超过七成。

  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是2005年首个强效低耐药药物恩替卡韦片的上市,这几乎是全球的一次狂欢,在被FDA批准上市后8个月恩替卡韦就进入了中国。同年,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出台。如今,国内已有近460万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有超过100万的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强效低耐药药物的治疗。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抗病毒治疗获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众多的慢性乙肝患者缺乏抗病毒治疗的意识或者接受了不那么规范的治疗。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谈到,由于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和疫苗的推广,乙肝的防治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推出也适时地明确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规范了抗病毒治疗,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慢性乙肝患者获益。但是,中国目前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仍然是一个较小的比例,这种现状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继续得以改善。其中,继续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科普教育、提升公众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及疾病进展等正确的认知仍是当前一段时间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尽管有不错的药物,中国慢性乙肝的防控形势也正在好转,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关注乙肝病毒携带人群的未来。肝硬化、肝癌成为最难攻克的碉堡。我国每年有近28万人死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相关疾病,其中多数是因病毒性肝炎而致 。

  医学研究显示,在合适的适应症前提下尽早和规范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将可能推迟肝纤维化的进程。在一项针对恩替卡韦片治疗乙肝的实验中,恩替卡维治疗3至7年后,96%的患者肝脏炎症明显减轻,88%的患者肝纤维化明显减退 ,所有治疗前存在晚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患者的肝纤维化都有所改善 ,并且所有这些患者在长期随访中都达到了乙肝病毒载量的不可检测水平。因此,2010年12月出台的修订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强调要谨慎选择核苷(酸)类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如条件允许,开始治疗时宜选用抗病毒作用强和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翁心华教授指出,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对各类抗病毒药物都阐述了其应用的领域,即使是对于耐药性较高的拉米夫定也在探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随着国家政策和社会的发展,希望有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疗效更好、耐药和副反应更少的治疗药物和方案。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