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业内谈移动医疗困局:应放开医生多点执业

业内谈移动医疗困局:应放开医生多点执业

从今年年初伊始,包括BAT在内的互联网巨头相继涉足移动医疗,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与物联网、云计算的紧密结合,移动医疗将会对传统医疗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而传统医疗机构从业者则认为,移动医疗真正价值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放开医生多点执业被认为是重中之重。

从阿里巴巴年初斥资1.7亿美元战略投资中信21世纪,到手机百度在4月初推出iBreath,9月份更是爆双料,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丁香园,弘晖资本、软银中国6144.1万元投资趣医网。这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看来不值得惊讶,如今因慢性病造成生命终结的患者呈递增态势,而高性价比且能长期进行身体检测的产品必然会收到追捧,移动医疗则是最好的实现方式。李易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未来移动医疗会对传统医疗机构产生颠覆性影响,人类身体保持健康状态自然不需去医院,如此一来,常规医院的价值就会小很多,医生也会面临很大冲击。

目前,资本市场投资移动医疗热情不减,但眼下真正解决了国内医疗供需矛盾的屈指可数,不少企业游走在政策界限边缘,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从来都是打擦边球,在夹缝中生存李易秘书长说。

尽管如此,移动医疗眼下还面临不少困境。李易表示,首先,限于百姓认知有限,无论春雨医生还是杏树林,用户都只是当做借鉴或参考,当身体真正出现不适时还是到传统医院。其次,像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本身是中青年等健康人群在用,真正需要的却是中老年人。

他认为,远程诊断还是需要医生等专业人士,而医生如果长期在网上耗费精力,就会影响其所在医疗机构的工作。国家尽管已经在试点多点执业,但尚未渗透下去,医生也不敢冒政策风险。

在以色列创建了心病实时跟踪服务的Beecardia创始人Nimrod近日公开表示,今天的医疗卫生服务是非常低效的,而移动医疗的介入能够帮助医生改变这种低效的状况,但移动医疗代替不了医生,只能帮助医生行医,让社会资源消耗更少,这才是移动医疗的关键。他认为,移动医疗最大的目的是提高卫生服务水准,其次才是更好管理健康慢性疾玻

李易还分析称,移动医疗还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吸纳高水平医生,名医往往不需要多点执业,这与美国存在很大区别,主要在于美国医生多为自由职业者,能与互联网进行深度合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软件开发科科长尚华接受中新网健康频道采访时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认为移动医疗要想获得真正发展,需要放开医生自由执业,让医生、保险、药品等都进入市场,让市场在这些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