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2.0模式所走的趋势有哪些挑战? |
![]() |
导读:众所周知,只有经营处方药才需要真正的药学服务,OTC及健康非药品完全可以让顾客自主选择。医药电商2.0要强调医药行业所特有的专业服务,而1.0与普通电商无二致,无非是价格便宜、配送便捷服务等通用服务。
当医药电商售卖的商品全部是非药品为主,其实并不需要什么药学服务,这也是为什么京东、亚马逊这类丝毫不懂药的大电商平台也能卖好医疗器械、保健品的原因。当医药电商开始卖处方药时,必须为用户提供药学服务及相关的增值服务。
医药电商的专业服务不仅限于药学服务,势必还要引入医疗服务。做医药电商不仅仅是销售药品,更重要是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医疗服务。用户之所以选择你而不是其他的医院或药店是因为你提供的服务,所以我们放开销售药品的概念,从商品的时代进入到服务的时代。很多药品的销售离不开医疗的配套服务,这一块医药电商要放开思路,思考如何从医疗行业的特点切入。
即便处方药网购放开,处方药购买仍需要处方,而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医疗资源”将成为医药电商获取“处方药用户”的流量入口,医疗服务与医药电商将深度结合。事实上,那些先知先觉的医药电商已经在医疗资源领域展开布局战:
发改委日前已经内部同意在阿里巴巴、九州通、京东商城等四家企业进行医药电子商务方面的试点,拟通过信息技术来改造当前寻医问药流程,目前该方案正在征求卫计委和国家食药总局的意见;阿里7月底率先与医院合作,建立类似嘀嘀打车的处方药分发平台;健一网8月份发布在线问诊平台“健一医生”,同时推出手机端、网页版,建立病患交流平台,并尝试与医疗机构进行远程诊疗合作;壹药网8月份上线在线问诊平台“问医问药”,同时推出手机端及网页版;药到病除网9月上线病友交流网站“医路伴”;九州通集团旗下好药师网上药店上半年完成对“U糖”的参股,布局移动医疗,同时8月份宣布拟通过微信平台建网络医院,将医生集中在网上,为患者提供处方;9月,老百姓大药房与春雨医生联手做移动购药,双方将在春雨医生APP共同拓展“远程问诊 移动购药”业务。
医药电商大佬们不约而同地向医疗资源挺进,而且时间集中在7-9月,一方面是受5月底征求意见稿的触动,顺应处方药网购即将放开的大势,同时也在踩着医药分开的节奏。
然而,眼前形势大好的医药电商却面临用药用户获取的窘境。根据中国医药电商研究中心的监测与统计,医药电商目前超过60%的用户年龄集中在25-35岁,而药品的主力消费人群40岁以上的用户仅占6.43%。这意味基于网络的药品电商短期之内难有大发展,只能成为药品零售业的补充业态。
医药电商必须解决流量、处方、患者三大关键问题,即便放开处方药,医药电商依然要面临处方药网售的一大核心障碍:处方药用户的获取。
医药电商在获取用药用户方面早就遇到瓶颈了。医药电商获客的管道本就非常窄,要么刷关键词,要么进天猫,但搜索药品关键词的用户最终会买药的比例非常低,天猫用户中买药的比例也非常低。大的用药顾客管道不在网络上,而在医院端。中国91%的处方药市场在医院,只有医院的大夫才能开处方,这就是为什么百济新特药房除了利用互联网获客外,还要在线下开药房,专门把药房开在医院旁边的原因。
医药电商医疗化的商业目的是获取用药的用户,然后通过电商来变现,从问诊到购药解决,形成健康服务的闭环。医药电商与医院或者春雨医生等医疗端合作,可以直接导流,而自建在线问诊平台则是利用医生吸引用药的顾客。
传统的医疗机构及以春雨医生为代表的移动医疗应用可能是医药电商进入2.0时代后的新主流获客渠道。传统的获客渠道不仅狭窄,性价比也越来越低。比如最早39健康网不要钱,然后费用一路上涨,从5万到10万再到现在的20万,但效果比以前差很多。
医药电商2.0反映出中国医药电商发展进入了更大的突破阶段,但医疗服务 医药电商未必是终极模式,有待市场的检验。医药网新闻
当医药电商售卖的商品全部是非药品为主,其实并不需要什么药学服务,这也是为什么京东、亚马逊这类丝毫不懂药的大电商平台也能卖好医疗器械、保健品的原因。当医药电商开始卖处方药时,必须为用户提供药学服务及相关的增值服务。
医药电商的专业服务不仅限于药学服务,势必还要引入医疗服务。做医药电商不仅仅是销售药品,更重要是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医疗服务。用户之所以选择你而不是其他的医院或药店是因为你提供的服务,所以我们放开销售药品的概念,从商品的时代进入到服务的时代。很多药品的销售离不开医疗的配套服务,这一块医药电商要放开思路,思考如何从医疗行业的特点切入。
即便处方药网购放开,处方药购买仍需要处方,而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医疗资源”将成为医药电商获取“处方药用户”的流量入口,医疗服务与医药电商将深度结合。事实上,那些先知先觉的医药电商已经在医疗资源领域展开布局战:
发改委日前已经内部同意在阿里巴巴、九州通、京东商城等四家企业进行医药电子商务方面的试点,拟通过信息技术来改造当前寻医问药流程,目前该方案正在征求卫计委和国家食药总局的意见;阿里7月底率先与医院合作,建立类似嘀嘀打车的处方药分发平台;健一网8月份发布在线问诊平台“健一医生”,同时推出手机端、网页版,建立病患交流平台,并尝试与医疗机构进行远程诊疗合作;壹药网8月份上线在线问诊平台“问医问药”,同时推出手机端及网页版;药到病除网9月上线病友交流网站“医路伴”;九州通集团旗下好药师网上药店上半年完成对“U糖”的参股,布局移动医疗,同时8月份宣布拟通过微信平台建网络医院,将医生集中在网上,为患者提供处方;9月,老百姓大药房与春雨医生联手做移动购药,双方将在春雨医生APP共同拓展“远程问诊 移动购药”业务。
医药电商大佬们不约而同地向医疗资源挺进,而且时间集中在7-9月,一方面是受5月底征求意见稿的触动,顺应处方药网购即将放开的大势,同时也在踩着医药分开的节奏。
然而,眼前形势大好的医药电商却面临用药用户获取的窘境。根据中国医药电商研究中心的监测与统计,医药电商目前超过60%的用户年龄集中在25-35岁,而药品的主力消费人群40岁以上的用户仅占6.43%。这意味基于网络的药品电商短期之内难有大发展,只能成为药品零售业的补充业态。
医药电商必须解决流量、处方、患者三大关键问题,即便放开处方药,医药电商依然要面临处方药网售的一大核心障碍:处方药用户的获取。
医药电商在获取用药用户方面早就遇到瓶颈了。医药电商获客的管道本就非常窄,要么刷关键词,要么进天猫,但搜索药品关键词的用户最终会买药的比例非常低,天猫用户中买药的比例也非常低。大的用药顾客管道不在网络上,而在医院端。中国91%的处方药市场在医院,只有医院的大夫才能开处方,这就是为什么百济新特药房除了利用互联网获客外,还要在线下开药房,专门把药房开在医院旁边的原因。
医药电商医疗化的商业目的是获取用药的用户,然后通过电商来变现,从问诊到购药解决,形成健康服务的闭环。医药电商与医院或者春雨医生等医疗端合作,可以直接导流,而自建在线问诊平台则是利用医生吸引用药的顾客。
传统的医疗机构及以春雨医生为代表的移动医疗应用可能是医药电商进入2.0时代后的新主流获客渠道。传统的获客渠道不仅狭窄,性价比也越来越低。比如最早39健康网不要钱,然后费用一路上涨,从5万到10万再到现在的20万,但效果比以前差很多。
医药电商2.0反映出中国医药电商发展进入了更大的突破阶段,但医疗服务 医药电商未必是终极模式,有待市场的检验。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Science:突破性进展!揭示氯胺酮长效抗抑郁效应的关键“开关” (2025-05-17)
- 礼来玩转GLP (2025-05-16)
- 静脉健康守护者:舒尔美精准适配,以全产业链布局惠及千万患者 (2025-05-16)
- 食养药膳被归入400余个西医诊疗方案 (2025-05-16)
- 《自然》:血癌“爱吃”牛磺酸!科学家首次发现,牛磺酸会促进白血病细胞的糖酵解,推动血癌的发生发展 (2025-05-16)
- Cell子刊:揭开FGF21为何能够逆转严重脂肪肝 (2025-05-16)
- 展会预告 肖特玻管与您相约API China 2025 (2025-05-16)
- Nature:我国学者揭示恐龙向始祖鸟进化的关键证据 (2025-05-16)
- 南京邦德中医医院:专业呵护女性健康 (2025-05-16)
- Nature:科学家破解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密码——新靶点SHOC2 (2025-05-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