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有关人士:移动医疗助力慢性病防治

有关人士:移动医疗助力慢性病防治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慢性病防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高管理效率,突破技术障碍提供了可能。
  
  首先,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逐步实现健康数据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数据数量、质量和代表性大幅提升,为政府评估疾病防治效果、规划目标实施情况及决策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利用移动互联平台,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使得需要长期监测的慢性病患者不必再舟车劳顿,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医疗成本,提高了医患沟通的效率。第三,移动健康服务使居民自我检测监测成为现实,对培养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促进规律的自我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在探索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展慢性病管理,也有一些成功案例。例如,福建省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通过“一系统两平台”植入了慢性病防治相关模块。在“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中,居民初诊建立的健康档案,可在诊疗和随访过程中随时调用和更新;依托同时建立的双向转诊平台,医生可以为患者直接预约转诊医院、科室和医生,医生接诊时可以共享健康档案。在“健康教育信息平台”中,居民可以查询医生出诊时间、药品价格等各类信息,同时,社区定期为居民免费推送健康信息等健康提示。在“患者管理与自我管理平台”中,居民可以到健康小屋进行身高、血压、血糖等项目测定,体检结果可在该平台上实时查询。
  
  再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发糖尿病管理移动终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我们称之为“患者的教练”和“医生的助手”。在这一平台上,患者可以通过移动血糖仪记录自身的血糖变化,相关数据上传至平台,经过软件分析,形成评估报告,患者会得到相应健康管理反馈,包括推荐的饮食、运动等任务。为了提高患者依从性,系统可以把家庭作为基本单元,家属可以实时察看相关的结果,及时提醒和督促糖尿病患者的有效管理。此外,医生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察看患者血糖情况,给予及时的处理意见,同时平台自带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医生按照相关临床指南的要求,完成规范的健康行动指南计划,向患者推荐行动和任务,同时提醒医生完成随访工作。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