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底要怎么藏 如何补? |
![]() |
“三九四九不出手”,“夏长秋收冬藏”,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也是冬季进补养生的好时节,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养生保健,那么冬季到底要怎么藏,如何补?
“冬藏”也要适当运动
冬季在五行中属水,具有滋润、向下、寒凉等特性,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有不少市民把 “冬藏”理解为冬眠或冬歇,整天窝在空调间或者沙发上看电视、玩电脑,认为不动就是保存能量,其实这是个误区。
中医所说的 “宜藏不宜泄”关键在于注意保温,避免风寒侵身,不等于消极躲避低温,要适应冬天的气候而活动,避寒就暖,勿使腠理过度开泄,以减少体内阳气向外发散,并要使精神内蓄,保持于潜藏伏匿的状态,不要随意宣泄无度。
冬季除了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外,也要多吃热温性食物为身体藏热量。一般来说,可以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温热之品,以取阳生阴长之义。同时,可吃些补脾胃的粥,民间就素有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习俗,比如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冬补也防“过犹不及”
中医的“进补”是经过长期理论和临床研究出来的辩证的医学方式,运用药性和食物的偏颇,调整人体的偏颇,从而使人体内阴阳两气平衡,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任何药物服用过量都有害,过量进补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
许多人以为膏方就是补药,多点少点没关系,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其实,膏方的服用有一定禁忌。比如膏方中有当归等活血中药,女性经期中不宜服用,会增大月经量。此外服用膏方期间如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若发生便秘、腹泻、腹胀、痰多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一般来说,在正规医疗场所开具调理进补的药方都是根据个人的体质开具,但是少数人在服用期间仍会出现一些反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微调。比如一些滋补较多的膏方可能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胃口不好不适,可以用点山楂、神曲等消食药物,出现胃胀、腹胀等症状,可以服用如陈皮理气化湿的中药。如果出现咽喉干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可以用点菊花、金银花清火中药。
在服补药期间,如因误食所忌饮食,常能使药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药物时,应忌食萝卜,因为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同时不能茶叶水冲服,因为茶叶会影响参类疗效。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