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紧张是否与看病贵有关? |
![]() |
医患关系紧张,与“看病贵”有关。有网友形象地说,一进医院,挂专家号、验血、拍片子、开点药……治疗费用让人感叹“病不起”,影响医患和谐。
据统计,去年广州市民看病费用持续上涨,次均门诊费用为236.5元,比2012年涨了18.8元;次均住院费用为14602.9元,比2012年涨了873.2元。如何缓解“看病贵”?专家建议,一是要提高医保的报销水平,减少患者“自掏腰包”的比例;二是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政府加大投入,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减少大处方、大检查,从源头遏制医疗费上涨趋势。
问题??
药价贵检查费高一些医生收回扣拿红包
最近,广州市民王女士像往常一样到广州某医院简易门诊开降压药,医生告诉她,之前那种国产药没有了,现在只有进口的。原来只需43.35元就可以买一个月用量的药,现在换了进口的要190.5元。
除了药价贵,各种检查化验也贵。广州市民张先生前几天带着发烧的女儿去医院,本以为这样的“小病”医生看一看打个吊针简单开个药就好了,没想到光是检查化验就花了几百元。张先生说,小孩只是发烧,这么多检查化验是不是“过度医疗”?
有患者认为,现在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实行药品加成制度,药品卖得越多、越贵,医院、医生收入就越多,存在开大处方的利益驱动。还有患者认为,一些医生为了拿回扣,要求患者做大检查、开大处方,还收红包,这些不正之风影响医疗行业的整体形象。
探因??
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
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分析指出,医疗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药品生产保障体系不完善,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以及管理的不足和曾经的失误,是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医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等。
“看病贵”也有客观因素。物价指数长期走高,医学技术进步,都带来了医疗费用增长。此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我国居民面临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双重负担,慢性病就意味着长期治疗、终身服药、费用高昂。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疾病预防保健体系还不健全,“低收入者有小病痛,往往不主动看病,拖到病情恶化,才不得不去大医院求诊,治病花销大。”
有专家认为,政策“双刃剑”也是“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会刺激参保者多吃药、吃贵药、小病大治等问题,从而使社会医疗总费用增加而不是减少。
建言??
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如何缓解“看病贵”?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指出,近年通过新医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实现了农民、城乡居民、职工等人群参保的“全覆盖”,下一步关键是提高医保报销水平,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费用比例。另外,公立医院改革始终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解决“看病难”关键是制度设计,最根本是确立公立医院真正的公益性,“现在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太少,医院靠自己创收发奖金。要回归公益性,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并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让医生没有后顾之忧,不用考虑创收的问题。”
为了遏制医院乱开大处方、大检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广东2013年10月发布了《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常规》,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引导与约束作用。
广东还开展“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平价药包和平价药店”建设试点工作,力争2015年底县域范围内至少有一家“平价医院”,在部分三级医院设立“平价诊室”,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推行“平价药包”服务,建设100家药品平价商店,更好满足群众看病需求。

- 相关报道
-
- Nature:科学家发现关键的神经回路,有望解锁大脑中的“情绪推理”中心 (2025-05-18)
- 诺和诺德CEO辞职 (2025-05-18)
- Science:突破性进展!揭示氯胺酮长效抗抑郁效应的关键“开关” (2025-05-17)
- 礼来玩转GLP (2025-05-16)
- 静脉健康守护者:舒尔美精准适配,以全产业链布局惠及千万患者 (2025-05-16)
- 食养药膳被归入400余个西医诊疗方案 (2025-05-16)
- 《自然》:血癌“爱吃”牛磺酸!科学家首次发现,牛磺酸会促进白血病细胞的糖酵解,推动血癌的发生发展 (2025-05-16)
- Cell子刊:揭开FGF21为何能够逆转严重脂肪肝 (2025-05-16)
- 展会预告 肖特玻管与您相约API China 2025 (2025-05-16)
- Nature:我国学者揭示恐龙向始祖鸟进化的关键证据 (2025-05-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