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质属于行政审批定价 |
![]() |
2015年伊始,审计署公布了第1、2号审计公告,报告显示,卫计委主管的中华医学会等33个社会组织和医管所等9个所属事业单位,利用所属部门影响力,采取违规收费、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共计17亿7893万元。这一幕何其相似?就在一年前,审计署便披露中华医学会在2012年到2013年期间收取医药企业赞助费8.2亿元。然而,药企并不是慈善机构,他们耗费巨资赞助中华医学会其目的何在?每年数以十亿计的巨额赞助费究竟进了谁的腰包?中华医学会成为了药企与医生之间利益输送的平台和渠道,巨额赞助费中的绝大部分便这样流入了医生的腰包,因为医生直接决定了药品的销售。近年来,跨国药企在华行贿愈演愈烈,继GSK丑闻曝光以来,辉瑞、罗氏、赛诺菲、阿斯利康等一些跨国制药巨头也先后传出类似丑闻。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跨国巨头为何也要通过行贿医生的方式打开中国市场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遏制了药企正常的市场竞争,倒逼药企只能以“高定价、大回扣”作为竞争手段,导致价格虚高有回扣的药品销量暴涨,价格空间小无回扣的药品无人问津。在这种扭曲的政策管制下,跨国药企不得不“入乡随俗”,通过回扣来刺激医生多开药。具体来看,现行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质属于行政审批定价,药品进入公立医院的资格(即准入)与价格均由卫生行政部门通过招标确定,但他们并不采购药品,也不付款,“只招不采”。即所有医院只能按中标价采购中标药品,不允许“二次议价”,让医院没有动力采购低价药品。近年来,对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非议不绝于耳。在此情况下,卫计委推出新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将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方向,推行“招采合一,带量采购,量价挂钩,完善双信封制,全程监控”等新的招标方式,希望通过以量换价、减少流通环节、鼓励生产企业与医院和配送商分开结算(药厂直售)等方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可惜的是,这些“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不仅会让解决药价虚高变成“捏着鼻子哄眼睛”,还会让已经存在的问题变本加厉。
医药网新闻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