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需注意癔症 |
![]() |
癔症一般容易病发于年轻女性,因年轻女性普遍存在着好幻想、易动情、意志较脆弱、暗示性较高的心理特点。
如果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过于宠溺、或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形成任性、孤僻、或自我显示、好出风头、以感情代替理智,以幻想代替现实的性格缺陷,那么,一旦其人生过高的要求不能如愿,或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如亲人亡故、夫妻离异等),或受到恐吓、误解、侮辱、委屈等,就会使其心理承受能力崩溃,导致癔症的产生。
首先,要正确对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
第二,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蕴酿癔症的温床。
第三,要加强对患者意志品质的训练,注意培养她们开阔的心理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第四,要设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对待自己的性格缺陷。
第五,采用暗示疗法,“假药”妙用,当癔症患者突然出现种种丧失功能的症状时,可请有权威的医生开点安慰剂,却告诉患者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以达到使症状减轻和消失的结果。
第六,当癔症患者发病时,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让患者镇静下来,以免发生意外,严重时要立即送医院。
癔症症状与表现:
痉挛发作、肢体震颤、肌阵挛、抽搐、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失语症、多种感觉障碍和特殊感官障碍,植物神经肌能障碍。心理情感爆发、意识朦胧状态、昏睡状态、遗忘症、童样痴呆等。
(1)了解病因
病人都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病的。精神因素是引起病人请病发作的直接原因,癔症病人的性格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情感多变性,感情用事,情感活跃、生动、肤浅、幼稚;高度暗示性;高度自我显示性;丰富的心理幻想性,在情感反应的强烈影响下,易于把现实与幻想互相混淆。
(2)癔症咨询
咨询应帮助病人对本病在正确的认识,将本病的有关知识,严重性、危害性,以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应明确、恳切而又委婉地告诉病人。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暗示和保证是必要的。
(3)癔症运用暗示疗法
富有暗示性的言行举止,再辅以语言暗示和其他治疗措施,如"药物"的注射、针灸、穴位按压或电刺激,都会收到良好效果。
(4)要认识真正的"自我"
学会用一些健全的策略和方法去应付心理种种精神刺激,学会不以这种幼稚的原始反应来应付困难,学会以成熟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患者对己,对人和对环境有个理性认识,使其个性变得成熟稳定,能以理性态度处理他所面临的困难。
癔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且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场合还可导致集体发病。所以,必须对癔症进行防治。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阳光明媚却“情绪流感”高发 春天“惹的祸”? (2025-04-01)
- 12356!“没事儿”热线如何解“心事”? (2025-01-07)
- “12356”热线来了!如何判断焦虑抑郁情绪是否成为病态? (2024-12-26)
- 临近开学如何做好心理准备?专家来为家长和孩子支招 (2024-08-28)
- 专家呼吁构建职场人群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2024-07-19)
- 浙江多方合力 共话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优解” (2024-06-25)
- 五部门启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主题活动 (2024-05-30)
- 算命app排行榜前五名 算命app哪个好用? (2024-03-22)
- 谨防节后焦虑加疲劳 专家建议关注心理健康 (2024-02-05)
- 专家:儿童抑郁症≠成人抑郁症 或诱发嗜睡症状 (2023-10-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