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贸易分析及预期 |
![]() |
医药网4月24日讯 放缓,是2014年我国医药外贸发展中无法避免的一个关键词,而这也恰恰契合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增长进入换档期,由高增速转为中高增速。作为我国医药外贸不可或缺的一环,中药类产品外贸增速也逐步放缓,但步伐更加稳健,并启动了一系列的要素、投资及创新驱动。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46.30亿美元,同比增长9.79%,较2013年25.06%的同比增幅呈现较大落差。其中,出口35.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49%,进口10.38亿美元,同比下滑3.84%,均低于往年同期增幅。
尽管各品类增速各不相同,但进出口额都保持了同比正增长,行业整体发展正向且稳定。
出口态势良好
2014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35.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49%。其中,植物提取物表现甚是抢眼,同比增幅高达25.88%,出口额再创17.77亿美元新高,这主要是受传统市场回暖的影响,其中甜菊、桂油、芦丁和万寿菊提取物等优势品种功不可没,出口额均实现大幅增长,尤其是桂油提取物,出口额同比增幅近271.55%,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另外,芦丁提取物也表现不凡,出口额同比增幅接近50%。
保健品出口也表现不俗,出口额达2.70亿美元,同比增幅为8.90%,出口数量的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因素。中药材及饮片全年出口额为12.95亿美元,同比增长6.91%,比较平稳。
中成药是中药类产品中唯一出口同比下滑的品类,全年出口额为2.50亿美元,同比下滑6.25%。欧盟是中成药的重要市场,但2011年5月至今,中成药出口欧盟一直呈现低迷状态,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中成药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进口略显疲软
2014年,中药类产品进口10.38亿美元,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较2013年同期23.25%的增幅差距悬殊,进口数量锐减是疲软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除中成药外,中药其他各大类产品进口量跌幅均在20%以上,中药材及饮片和保健品跌幅都近30%。
具体到品种类别,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进口保持增长,进口额分别为3.37亿、2.26亿美元,同比增幅14.65%和2.78%;保健品进口微跌,进口1.69亿美元,同比下滑4.57%,虽然进口数量降幅很大,但由于其价格攀升了30%多,所以总体业绩差强人意;占进口额29.46%的植提物进口量价齐跌,最终只有3.06亿美元的进账,跌幅超过20%。
传统市场地位稳固
2014年,我国共与173个国家和地区有中药贸易往来,亚洲稳居我国中药出口的榜首位置,占我国中药出口63.29%的份额,我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中药出口额达2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印尼是主要目标市场,占对亚洲地区总出口额的近50%。香港继续蝉联中药出口冠军之位,出口额6.91亿美元,微跌1.73个百分点,占比为19.25%。
令人欣喜的是,日本市场开始复苏,2014年,我国对其出口额达5.28亿美元,同比增速达16.33%,一改往年大幅下滑的态势。
此外,美国连续多年跻身我国中药出口的前三大市场,全年业绩也可圈可点,去年全年我国对美国出口中药4.69亿美元,同比增长7.30%,占我国中药出口的13.05%。
“一带一路”市场活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为中药国际市场的开拓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今,中药类商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攀升,200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中药类贸易额为7.81亿美元,这一数字到2014年攀升至25.43亿美元,增长了2.26倍。
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中药类产品出口19.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79%;进口6.13亿美元,同比下滑8.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药类产品需求最多的为东北亚地区和国家,占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的38.22%,其中尤其以日本最多,达到5.28亿美元,出口产品主要为提取物和中药材及饮片。中药类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欧洲和南亚地区,分别占比33.93%和18.60%。
医药网新闻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46.30亿美元,同比增长9.79%,较2013年25.06%的同比增幅呈现较大落差。其中,出口35.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49%,进口10.38亿美元,同比下滑3.84%,均低于往年同期增幅。
尽管各品类增速各不相同,但进出口额都保持了同比正增长,行业整体发展正向且稳定。
出口态势良好
2014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35.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49%。其中,植物提取物表现甚是抢眼,同比增幅高达25.88%,出口额再创17.77亿美元新高,这主要是受传统市场回暖的影响,其中甜菊、桂油、芦丁和万寿菊提取物等优势品种功不可没,出口额均实现大幅增长,尤其是桂油提取物,出口额同比增幅近271.55%,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另外,芦丁提取物也表现不凡,出口额同比增幅接近50%。
保健品出口也表现不俗,出口额达2.70亿美元,同比增幅为8.90%,出口数量的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因素。中药材及饮片全年出口额为12.95亿美元,同比增长6.91%,比较平稳。
中成药是中药类产品中唯一出口同比下滑的品类,全年出口额为2.50亿美元,同比下滑6.25%。欧盟是中成药的重要市场,但2011年5月至今,中成药出口欧盟一直呈现低迷状态,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中成药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进口略显疲软
2014年,中药类产品进口10.38亿美元,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较2013年同期23.25%的增幅差距悬殊,进口数量锐减是疲软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除中成药外,中药其他各大类产品进口量跌幅均在20%以上,中药材及饮片和保健品跌幅都近30%。
具体到品种类别,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进口保持增长,进口额分别为3.37亿、2.26亿美元,同比增幅14.65%和2.78%;保健品进口微跌,进口1.69亿美元,同比下滑4.57%,虽然进口数量降幅很大,但由于其价格攀升了30%多,所以总体业绩差强人意;占进口额29.46%的植提物进口量价齐跌,最终只有3.06亿美元的进账,跌幅超过20%。
传统市场地位稳固
2014年,我国共与173个国家和地区有中药贸易往来,亚洲稳居我国中药出口的榜首位置,占我国中药出口63.29%的份额,我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中药出口额达2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印尼是主要目标市场,占对亚洲地区总出口额的近50%。香港继续蝉联中药出口冠军之位,出口额6.91亿美元,微跌1.73个百分点,占比为19.25%。
令人欣喜的是,日本市场开始复苏,2014年,我国对其出口额达5.28亿美元,同比增速达16.33%,一改往年大幅下滑的态势。
此外,美国连续多年跻身我国中药出口的前三大市场,全年业绩也可圈可点,去年全年我国对美国出口中药4.69亿美元,同比增长7.30%,占我国中药出口的13.05%。
“一带一路”市场活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为中药国际市场的开拓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今,中药类商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攀升,200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中药类贸易额为7.81亿美元,这一数字到2014年攀升至25.43亿美元,增长了2.26倍。
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中药类产品出口19.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79%;进口6.13亿美元,同比下滑8.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药类产品需求最多的为东北亚地区和国家,占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的38.22%,其中尤其以日本最多,达到5.28亿美元,出口产品主要为提取物和中药材及饮片。中药类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欧洲和南亚地区,分别占比33.93%和18.60%。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