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取消药品加成中医喊亏 饮片加成曾经高过西药 |
![]() |
医药网5月19日讯 从今年1月1日起,东莞所有公立医院都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此举在惠民的同时,却让各医院的中医科备感压力。记者昨日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仅市中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就减收194万,尽管财政会兜底,但药品损耗等减收却并不在补助之列。多家医院负责人直言,“现在中药卖得越多亏损越大,难保今后中医不会另辟蹊径,通过辅助检查来增加收入,这将使中医丧失特色。”
东莞今年试点取消药品加成
在医院几乎自负盈亏的状况下,“以药养医”是医院生存之道,国家政策也允许医院在药品定价时,在进货价的基础上增加15%。作为广东省医改试点城市之一,东莞从2013年10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选择5家公立医院试点推进医药分开,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按采购成本价格向患者提供药品。而从2015年起,“取消药品加成”这一政策被推广至全市40所公立医院,市中医院正在其中。
昨日12时20分,尽管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东莞市中医院的中药房外仍有近20名患者在排队等着领药。家住大岭山镇的黄女士告诉记者说,与西医相比,自己更相信中医,所以宁可开车半个小时,也要来看中医。黄女士的医疗收费票据上显示“西药67.65元,中成药104.4元,中草药128.83元,药品让利50.85元”,而排在她后面的一名慢性病患者,药品让利更多,收费票据上写明“中成药90.2元,中草药286.85元,药品让利62.89元”。
中药饮片加成曾经高过西药
“对比综合性医院让利10%左右的幅度,中医院药品让利空间则相对更大,平均让利超过了15%。”据市中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前中药饮片的加成率比西药的15%更高,在25%以内。因此取消药品加成后,市民在中药上的受惠程度更大。“这个政策对于患者来说是好的,可以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但是对于中医院来说,则是开药越多,亏损越大。”
据东莞市卫计局统计,在取消药品加成的第一季度里,市中医院共为患者减轻药品费用623万,每门诊人次药品费用下降19.8元,每床日药品费用下降39.8元。“取消药品加成让利与提高诊查费等医疗服务收费相抵后,市中医院最终减收194万元,减收位居全市公立医院第三。”市卫计局体制改革科负责人表示,按照政策,这部分减收将由财政来兜底。
药品损耗减收不在补助之列
记者了解到,国家并没有要求中药饮片取消药品加成,东莞也只是试点,仍需实施一段时间后再来评估成效。
“虽说有财政兜底,但药品损耗等减收并不在补助之列。”市中医院有关负责人解释,相比于西药,中药有着特异性。“例如,西药包装好了一盒就能卖一盒,但是中药饮片会存在损耗,在调剂过程中变碎后就要被清理掉,放置晾晒后水分会被蒸发,存储过程中也有些会霉变等,这些耗损都需要医疗机构自己来埋单。”市区另一家综合性医院的医务科负责人还补充说,中药的调剂要比西药复杂得多,付出的人力、劳力更大。“一副中药方子一般有十多味中药材,药剂师调剂下来平均要15分钟左右,而西药可能一两分钟就好。因此,在人力成本上两者也不是一个等级。”
“随着零加成政策的实施,现在很多公立医院最不愿意发展的就是中医科了。”该负责人坦言,除了药损外,中医诊查疾病的方法只有望、闻、问、切,几乎很少会用到CT、B超等辅助检查,而由此创造的收入也就是每人次几元的挂号费和诊疗费。“前几年有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的综合医院中,西药收入占到药品总收入的89.21%、中药合计占10.79%;但在中医院中,西药收入只占药品总收入的59.24%、而中药合计占40.76%。养活中医就全靠中药药品加成的这点利润了。难保今后中医不会另辟蹊径,通过辅助检查来增加收入。如果真出现这种现象,那将丧失中医的特色。”
医药网新闻
东莞今年试点取消药品加成
在医院几乎自负盈亏的状况下,“以药养医”是医院生存之道,国家政策也允许医院在药品定价时,在进货价的基础上增加15%。作为广东省医改试点城市之一,东莞从2013年10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选择5家公立医院试点推进医药分开,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按采购成本价格向患者提供药品。而从2015年起,“取消药品加成”这一政策被推广至全市40所公立医院,市中医院正在其中。
昨日12时20分,尽管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东莞市中医院的中药房外仍有近20名患者在排队等着领药。家住大岭山镇的黄女士告诉记者说,与西医相比,自己更相信中医,所以宁可开车半个小时,也要来看中医。黄女士的医疗收费票据上显示“西药67.65元,中成药104.4元,中草药128.83元,药品让利50.85元”,而排在她后面的一名慢性病患者,药品让利更多,收费票据上写明“中成药90.2元,中草药286.85元,药品让利62.89元”。
中药饮片加成曾经高过西药
“对比综合性医院让利10%左右的幅度,中医院药品让利空间则相对更大,平均让利超过了15%。”据市中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前中药饮片的加成率比西药的15%更高,在25%以内。因此取消药品加成后,市民在中药上的受惠程度更大。“这个政策对于患者来说是好的,可以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但是对于中医院来说,则是开药越多,亏损越大。”
据东莞市卫计局统计,在取消药品加成的第一季度里,市中医院共为患者减轻药品费用623万,每门诊人次药品费用下降19.8元,每床日药品费用下降39.8元。“取消药品加成让利与提高诊查费等医疗服务收费相抵后,市中医院最终减收194万元,减收位居全市公立医院第三。”市卫计局体制改革科负责人表示,按照政策,这部分减收将由财政来兜底。
药品损耗减收不在补助之列
记者了解到,国家并没有要求中药饮片取消药品加成,东莞也只是试点,仍需实施一段时间后再来评估成效。
“虽说有财政兜底,但药品损耗等减收并不在补助之列。”市中医院有关负责人解释,相比于西药,中药有着特异性。“例如,西药包装好了一盒就能卖一盒,但是中药饮片会存在损耗,在调剂过程中变碎后就要被清理掉,放置晾晒后水分会被蒸发,存储过程中也有些会霉变等,这些耗损都需要医疗机构自己来埋单。”市区另一家综合性医院的医务科负责人还补充说,中药的调剂要比西药复杂得多,付出的人力、劳力更大。“一副中药方子一般有十多味中药材,药剂师调剂下来平均要15分钟左右,而西药可能一两分钟就好。因此,在人力成本上两者也不是一个等级。”
“随着零加成政策的实施,现在很多公立医院最不愿意发展的就是中医科了。”该负责人坦言,除了药损外,中医诊查疾病的方法只有望、闻、问、切,几乎很少会用到CT、B超等辅助检查,而由此创造的收入也就是每人次几元的挂号费和诊疗费。“前几年有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的综合医院中,西药收入占到药品总收入的89.21%、中药合计占10.79%;但在中医院中,西药收入只占药品总收入的59.24%、而中药合计占40.76%。养活中医就全靠中药药品加成的这点利润了。难保今后中医不会另辟蹊径,通过辅助检查来增加收入。如果真出现这种现象,那将丧失中医的特色。”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