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S来敲门 公众不要恐慌 |
![]() |
虽然致死率比SARS高,但MERS不具备SARS那么强的传染性。
我国在MERS病毒被发现之初,就已经在主动备战。
有着SARS“表亲”之称的MERS已然敲响中国大门。据卫计委5月29日通报,广东惠州出现国内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患者来自韩国。
MERS来袭,该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强度如何?国际防控形势怎样?我国已采取哪些应对策略?针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不可能大面积传播
MERS病毒于2012年在中东发现,并引起了全球科学家的关注。“我们很早之前就觉得它肯定会来到中国。”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严景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MERS不同于埃博拉的接触式传播,与其“表亲”SARS一样,其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从目前来看,MERS不像SARS传染性那么高,打个喷嚏都能感染。”严景华说,MERS与SARS均属于同一个β冠状病毒属,而且均属于C亚型;感染后也会出现发烧、呼吸衰竭,有时伴有肾衰竭等类似症状。数据统计表明,MERS致死率远高于SARS的10%,达到37%(中国疾控中心公布数据为27%)以上,但该病毒传播速度并不快。
据世卫组织公开数据,截至5月中旬,3年来MERS病毒在全球20多个国家累计感染1100多例患者。严景华表示,目前国际上尚未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可以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大多是接触动物或医院内密切接触感染。
而且,作为一种烈性病毒,该病毒也注定不可能大面积传播。“病毒越是烈性越容易消失。”严景华说,如果寄主被其杀死,病毒也会消亡。美国爱荷华大学MERS研究专家斯坦利·珀尔曼在接受《自然》采访时也表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如果MERS病毒像现在这样传播,每次对人类产生极小范围的侵袭,它很快就会消失。”
抗体研究初见成效
目前,MERS病毒的研究难点之一就是没有好的实验室动物模型。“指猴可以作为MERS感染模型,但它们大都是宠物,并非普适性的动物模型,而普通动物模型很难感染MERS。”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院副研究员施一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国际上有研究人员把MERS受体CD26转移到小鼠体内,但小鼠并不一定会出现人感染MERS症状。”
尽管如此,当前国内科学家已经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中科院院士、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高福带领研究团队,2013年在《自然》发表研究成果,阐明了该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
“MERS病毒表面有一个叫作突刺蛋白的‘S’蛋白,主要负责病毒的黏合及入侵,它会通过一个叫做RBD的结构域与人CD26受体结合,由此入侵宿主细胞。”施一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他也是高福课题组研究人员之一。
近两年来,该课题组正在以这种入侵机制为基础开发相应的治疗性抗体。“其原理是通过把抗体与S蛋白靶向结合,使MERS病毒被包裹起来,从而阻止其入侵宿主细胞。”施一透露说,目前该抗体已经在小鼠模型上进行实验,能够有效清除病毒。
此外,作为一种动物源性疾病,许多科学家认为,单峰驼是MERS病毒的主要宿主。在2014年发表于《细胞—宿主与微生物》的一项研究中,高福课题组推测认为,该病毒或起源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HKU4,而骆驼则是其中间宿主。
须作防范,不必恐慌
尽管MERS病毒病原体很难在人际间传播,但专家并不确定,它将来是否会发生突变,在人际间传播变得更强。对此,严景华表示,相关部门在分离出亚洲患者携带的病毒后,将会进行共享与分析,结果尚待进一步确定。
专家认为,中国对MERS病毒需要防范,但公众无须恐慌。对于这种输入型病毒,需要在海关方面加强监控,防止外来人员把病毒带进来。同时,在国内作好预防性研究。
“与埃博拉在非洲造成大规模疫情不同。”严景华说,“非典之后,我国在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方面的防控、应急以及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与非洲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在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方面,国内的医疗设备、研究人员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事实上,我国在MERS病毒被发现之初,就已经在主动备战。
“中科院和卫计委都有相应的布局,上马了一些疫苗、治疗性抗体、多肽和化学药物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研究都可以快速进行,因为它和SARS病毒的应对方式基本类似,路是共通的。”施一说,目前,国内已研发出多个治疗性抗体和多肽药物,均处于实验室水平,下一步需要加紧进入临床研究。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我国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自8月1日起实施 (2025-07-31)
- 河北对于进一步欠缺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7-30)
- 江苏对于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公示 (2025-07-30)
- 两部分结合部署增强养老服务举措措施规划布局体例任务 (2025-07-29)
- 三部分宣布药用类麻醉 药品和精力药品目次的布告 (2025-07-29)
- 2025年1 (2025-07-28)
- 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025-07-25)
- 国新办宣布汇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医保改造 (2025-07-25)
- 中国残联:今朝全国已完工残疾人服务举措措施4614个 (2025-07-23)
-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 笼罩98.9%生齿 (2025-07-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