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ResearchKit与谷歌BaselineStudy两大医学研究项目侧重点有何不同? |
![]() |
不久前,苹果发布了医学研究平台ResearchKit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事实上,谷歌于2014年7月也发起了名为GoogleBaselineStudy大型医学研究项目,通过移动健康工具从参与者哪里获取前所未有的巨量健康信息数据。
这两者之间不仅十分相似,而且其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十分有趣。通常,头条都会是这样写道:两家站在移动技术最前沿的科技巨头,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解决世界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的问题。同时,苹果更是指出,当前的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做法已经完全过时了。
苹果负责医疗技术的副总裁MikeO’Reilly说:直到现在,如果有人要做一个调查研究,那么他可能会选择发大量的传单,期待有意者记下他的电话。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这种方式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要对临床试验进行创新这件事对医疗领域的研究者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与之伴随的总是这样一个问题:当临床试验可以借助移动端的试验的时候结果到底会怎样?
不管是苹果还是谷歌,都在按照人们的期待或多或少的接近着医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比如谷歌发起了一项独立的、规模浩大的“moonshot”研究计划,而苹果则建立了一个可以促进各个研究项目进程、效率以及数据质量的架构。
这两项计划都建立在了移动医疗的一个巨大创新上:能够不断的收集个人健康数据,并且比定期简单的搜集数据建立一个更为复杂和完整的健康图谱。并且这两个项目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谷歌的BaselineStudy的数据一部分的价值便在于健康患者数据和不健康患者的数据之间的比较,这也是ResearchKit启动的5个项目需要搜集的数据。
谷歌苹果医学研究项目比较
当然,谷歌也在Baseline项目中搜集遗传基因数据,这一点绝不是苹果目前计划的一部分。而ResearchKit作为一个开源产品可能将会比谷歌的计划影响更为深远,虽然后者可能更具开创性。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是罕见的与ResearchKit以及GoogleBaseline都有合作的机构。参与到ResearchKit最初的几款APP之一的MyHeartCounts中的斯坦福大学研究员AlanYueng博士表示,这两个计划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虽然他并没有直接参与到GoogleBaseline当中。
Yueng认为,这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方式而已,但不可否认两者都十分重要。GoogleBaseline对相对较少的人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其实数据并不少。并且通过研究结果你能够知道这些人之前发生过什么。去年夏天他们招募了175位测试者,而后期希望能扩展到1000位。而苹果的方法则是利用非常大一部分人的数据,研究人员期望能够达到10万人,并且将这些人的身体数据完整的记录下来。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数据极为复杂,并且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为有些人可能还不太能够熟练的使用智能手机等相关设备记录数据。但由于参与的人数较多,因此研究者可以从巨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这两个计划都利用类似的新方法获取数据,但两者想要追溯的问题却不太一样。
比如通过ResearchKit搜集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心脏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但显然ResearchKit并没有搜集遗传基因数据与详细的病史。而GoogleBaseline则可以选择一部分人的数据,并且了解更多一个人的心脏健康与遗传基因之间的关系。“BaselineStudy”项目的带头人是50岁的分子生物学家AndrewConrad,他于2013年3月加入GoogleX,组建了一个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光学、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70至100人的专家团队。
苹果和谷歌在临床试验领域并没有竞争,至少目前还没有,而且即使今后存在着竞争,这一领域仍然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医学研究无疑是一个发展缓慢和需要规避风险的领域。对医学研究现有的做法进行改变需要一些伟大的实干家。也许集苹果和谷歌两大巨头之力都还不够。
信源:动脉网
医药网新闻
这两者之间不仅十分相似,而且其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十分有趣。通常,头条都会是这样写道:两家站在移动技术最前沿的科技巨头,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解决世界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的问题。同时,苹果更是指出,当前的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做法已经完全过时了。
苹果负责医疗技术的副总裁MikeO’Reilly说:直到现在,如果有人要做一个调查研究,那么他可能会选择发大量的传单,期待有意者记下他的电话。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这种方式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要对临床试验进行创新这件事对医疗领域的研究者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与之伴随的总是这样一个问题:当临床试验可以借助移动端的试验的时候结果到底会怎样?
不管是苹果还是谷歌,都在按照人们的期待或多或少的接近着医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比如谷歌发起了一项独立的、规模浩大的“moonshot”研究计划,而苹果则建立了一个可以促进各个研究项目进程、效率以及数据质量的架构。
这两项计划都建立在了移动医疗的一个巨大创新上:能够不断的收集个人健康数据,并且比定期简单的搜集数据建立一个更为复杂和完整的健康图谱。并且这两个项目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谷歌的BaselineStudy的数据一部分的价值便在于健康患者数据和不健康患者的数据之间的比较,这也是ResearchKit启动的5个项目需要搜集的数据。
谷歌苹果医学研究项目比较
当然,谷歌也在Baseline项目中搜集遗传基因数据,这一点绝不是苹果目前计划的一部分。而ResearchKit作为一个开源产品可能将会比谷歌的计划影响更为深远,虽然后者可能更具开创性。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是罕见的与ResearchKit以及GoogleBaseline都有合作的机构。参与到ResearchKit最初的几款APP之一的MyHeartCounts中的斯坦福大学研究员AlanYueng博士表示,这两个计划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虽然他并没有直接参与到GoogleBaseline当中。
Yueng认为,这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方式而已,但不可否认两者都十分重要。GoogleBaseline对相对较少的人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其实数据并不少。并且通过研究结果你能够知道这些人之前发生过什么。去年夏天他们招募了175位测试者,而后期希望能扩展到1000位。而苹果的方法则是利用非常大一部分人的数据,研究人员期望能够达到10万人,并且将这些人的身体数据完整的记录下来。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数据极为复杂,并且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为有些人可能还不太能够熟练的使用智能手机等相关设备记录数据。但由于参与的人数较多,因此研究者可以从巨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这两个计划都利用类似的新方法获取数据,但两者想要追溯的问题却不太一样。
比如通过ResearchKit搜集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心脏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但显然ResearchKit并没有搜集遗传基因数据与详细的病史。而GoogleBaseline则可以选择一部分人的数据,并且了解更多一个人的心脏健康与遗传基因之间的关系。“BaselineStudy”项目的带头人是50岁的分子生物学家AndrewConrad,他于2013年3月加入GoogleX,组建了一个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光学、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70至100人的专家团队。
苹果和谷歌在临床试验领域并没有竞争,至少目前还没有,而且即使今后存在着竞争,这一领域仍然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医学研究无疑是一个发展缓慢和需要规避风险的领域。对医学研究现有的做法进行改变需要一些伟大的实干家。也许集苹果和谷歌两大巨头之力都还不够。
信源:动脉网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