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取消药品加成仅仅是医改第一步 |
![]() |
广东在取消药品加成方面之所以先行了一步,是因为早在2012年,广东即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原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曾介绍,我国医疗资源呈现“二八格局”,即80%的医疗资源和病人在大医院、20%在基层社区的“倒金字塔”型畸形结构。这种“二八格局”的医疗结构,必须改变,也是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背景与初衷。
广东省医改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使民众就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县域内诊疗服务量达到90%以上的目标。这个方向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不过,单单通过取消县级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能否把病人留在基层和县内,需要打一个问号。
站在患者的角度看,主动选择基层医院的理由无非有两个:一者,医疗费用较低;二者,医疗资源能够保证医疗质量。客观而言,在优质医疗资源的比拼上,县级公立医院往往落后于城市大医院,那么其留住患者的优势,似乎就只剩下较低的医疗费用了。理论上,取消药品加成,可以降低15%的药品费用,但现实往往并不如此。
以深圳市为例,2012年7月1日起全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去年该市医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取消药品加成,患者尤其是医保患者应该实实在在得到实惠的,但两年过去了,药品本身的价格也在上涨,涨幅也快赶上取消的15%加成,所以市民感觉总体医疗费用没有变化甚至涨了”,单靠取消药品加成达不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如果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但又达不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那么旨在留住患者的改革效果就不会明显。所以,取消药品加成只是医改迈出的第一步,既不能对多少家公立医院已经取消了药品加成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短期内即可完成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而停步不前,要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吸引力,还需借鉴深圳试点的经验:打好“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门诊、住院‘打包’收费”等医药分开的“组合拳”。
医疗改革是一次各方利益的重新调整,站在患者的角度,需要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需要保护积极性;站在基层医疗布局的角度,需要保障可持续性。几方的利益兼顾与平衡,考验着改革的智慧。难度不言而喻,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经不能再等,取消药品加成之外,希望看到更多的政策工具被拾起。(生物谷Bioon.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