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松绑”社会办医 资本“紧盯”民营医院 |
![]() |
医药网6月16日讯 社会办医能否纳入定点医保?医生是否可以多点执业?这些“障碍”即将被破除。
昨日(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促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加快形成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格局。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说,《措施》不再重复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基本原则等相似内容,而是直接针对问题,从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尽可能细化的政策措施,确实不适宜“一刀切”的给地方留出空间,鼓励地方开展差异化探索。
四大举措促社会办医
201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实施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发展的文件。通过几年发展,社会办医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政策效应不断显现。
但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总体上看,社会办医规模和服务量占比仍然较低,社会办医发展空间小、准入门槛高、人才瓶颈突出、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氛围不理想等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破除体制机制藩篱,真心实意扶持社会办医。
这也并非只是空谈。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04~2013年,全国的医疗机构年增长率为1.5%,医务人员的年增长为4.9%,床位数增速则是7.34%。同期,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39.91亿人次增加到73.14亿人次,将近翻倍,年均增长率为6.96%;住院人数由6657万人增加到1.91亿人,几乎增加了2倍,年均增长率为12.42%。医疗资源的增速远不及百姓的就医需求增长。《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方面十六项举措: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三是资源流动和共享;四是优化发展环境。
此次《措施》出炉前夕,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对社会办医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督导调研,实地走访了38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听取了近200位社会办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此后,又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针对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最终成文并上报国务院。
完善医保报销
正是因为上述多层面“问计”,新的政策文件对以往争论较大的内容有了清晰规范的界定。比如《措施》称,完善社会办医医保报销政策,不得将医疗机构所有制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前置性条件,不得以非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因素为由,拒绝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
围绕社会办医的人才流动问题,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措施》已明确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和规范医师在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要求各地根据实际,对开展医师多点执业涉及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工作尽快研究制订试点方案,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支持社会办医,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审批。前述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解决好“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另一方面,强化医疗安全,创新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监管。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郭凡礼认为,在高层一系列利好信号频频释放的背景下,加上国家对药物实行低价招标,医药企业获得的收益大幅减少,更多的投资个体将选择通过涉足民营医院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控制公立医疗机构规模
郭凡礼同时表示,当前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医疗服务产业过度分化,资源配置不平衡,使用效率低下,民营医院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缺乏医院管理和治疗的核心技术,难以和公立医院竞争。
此次《措施》也对这点提出了针对性方案。《措施》称,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合理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引导和规范公立医院改制,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国泰君安认为,民营医疗将是未来3至5年持续性的主题,在大型医疗集团逐渐成形、中小医院快速扩张过程中,具有资源优势的公司将成为胜出者。对上市公司来说,资源优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背靠较大的集团,具有资金或资源方面的优势;二是具有医疗行业相关资源,能产生持续性与协同性。此类资源对上市公司意味着在涉足医疗服务时,将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业务弹性,并享受较高估值。
医药网新闻
昨日(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促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加快形成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格局。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说,《措施》不再重复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基本原则等相似内容,而是直接针对问题,从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尽可能细化的政策措施,确实不适宜“一刀切”的给地方留出空间,鼓励地方开展差异化探索。
四大举措促社会办医
201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实施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发展的文件。通过几年发展,社会办医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政策效应不断显现。
但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总体上看,社会办医规模和服务量占比仍然较低,社会办医发展空间小、准入门槛高、人才瓶颈突出、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氛围不理想等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破除体制机制藩篱,真心实意扶持社会办医。
这也并非只是空谈。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04~2013年,全国的医疗机构年增长率为1.5%,医务人员的年增长为4.9%,床位数增速则是7.34%。同期,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39.91亿人次增加到73.14亿人次,将近翻倍,年均增长率为6.96%;住院人数由6657万人增加到1.91亿人,几乎增加了2倍,年均增长率为12.42%。医疗资源的增速远不及百姓的就医需求增长。《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方面十六项举措: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三是资源流动和共享;四是优化发展环境。
此次《措施》出炉前夕,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对社会办医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督导调研,实地走访了38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听取了近200位社会办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此后,又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针对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最终成文并上报国务院。
完善医保报销
正是因为上述多层面“问计”,新的政策文件对以往争论较大的内容有了清晰规范的界定。比如《措施》称,完善社会办医医保报销政策,不得将医疗机构所有制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前置性条件,不得以非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因素为由,拒绝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
围绕社会办医的人才流动问题,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措施》已明确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和规范医师在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要求各地根据实际,对开展医师多点执业涉及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工作尽快研究制订试点方案,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支持社会办医,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审批。前述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解决好“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另一方面,强化医疗安全,创新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监管。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郭凡礼认为,在高层一系列利好信号频频释放的背景下,加上国家对药物实行低价招标,医药企业获得的收益大幅减少,更多的投资个体将选择通过涉足民营医院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控制公立医疗机构规模
郭凡礼同时表示,当前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医疗服务产业过度分化,资源配置不平衡,使用效率低下,民营医院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缺乏医院管理和治疗的核心技术,难以和公立医院竞争。
此次《措施》也对这点提出了针对性方案。《措施》称,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合理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引导和规范公立医院改制,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国泰君安认为,民营医疗将是未来3至5年持续性的主题,在大型医疗集团逐渐成形、中小医院快速扩张过程中,具有资源优势的公司将成为胜出者。对上市公司来说,资源优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背靠较大的集团,具有资金或资源方面的优势;二是具有医疗行业相关资源,能产生持续性与协同性。此类资源对上市公司意味着在涉足医疗服务时,将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业务弹性,并享受较高估值。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