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医保部门能否制约药品采购? |
![]() |
医药网6月24日讯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发布了《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全面构建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药品采购将分五类进行,并在年内启动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专家建议在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的同时,应加快破除“以药养医”的体系性症结,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医保配套政策。(《经济参考报》6月23日)
医院仍然是药品销售的主流渠道,尤其是处方药,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9521亿元的处方药市场,医院渠道独占其中94%的销量。公立医院药品如何采购,怎样定价,对于药品市场的影响无疑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随着药品取消政府定价,药价要想不成“断线的风筝”,作为最大买家的医院,更是成了决定药价最有话语权的力量。
应该说,无论是全面构建药品集中采购机制,还是对药品采购分类推进,甚至细化到招标采购、谈判采购、直接挂网采购、国家定点生产等多元化的采购议价模式,都会让药品集中采购更加科学完善,药价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力量更到位。
不过,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是否能担得起药品市场化买家的重任,又能否胜任药价市场化制约力量这一角色,也令人担忧。毕竟,对于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机制,公众其实并不陌生,即便有着不断完善的预期,但公立医院集中采购制度,仍有难以逾越的局限。
现实中,集中采购的药价高于市场,甚至催生权力寻租。尤其是放在国内的医药并未彻底分离的背景下,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想要摆脱“养医”羁绊,真正成为超然独立的市场买家,依旧难切实际。而且,药品集中采购尽管形式上来得更公正,但在利益公关面前被环环击破、彻底溃败的,同样不乏教训。尚未跳出上述羁绊的公立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究竟能走多远,也就仍需打上问号。
公立医院的集中采购机制,其实仍然相当于承认了医院在药品销售上的主导性,只不过,医院其实只是药品代销者而非最终的成本承担者,由其来扮演药品市场买家的角色,也就注定是一种错位。而按理来说,作为药品价格的真正埋单者,医保才是药品集中采购更恰当的主导与议价者。相比由公立医院主导药品集中采购,将这一权力交给医保,至少让医保部门充分参与决策,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买家归位,药品采购上的各种“小算盘”才有望遏制,药品定价也才算具备了有效的市场制衡。
这也正是成熟市场的惯例。以香港为例,尽管也有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的说法,但根本上医院仍要受到医保预算的约束,有了这一制约,药品价格对于医院而言就不再是利益,而是成本,医院在集中采购时自然会有议价动力,而不是陷入利益合谋。此外,集中采购并非完全遏制医院用药权,在香港,低于5万元的药品采购仍可以由医院自主,这保证了医疗机构用药的多元化与灵活性。
医药网新闻
医院仍然是药品销售的主流渠道,尤其是处方药,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9521亿元的处方药市场,医院渠道独占其中94%的销量。公立医院药品如何采购,怎样定价,对于药品市场的影响无疑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随着药品取消政府定价,药价要想不成“断线的风筝”,作为最大买家的医院,更是成了决定药价最有话语权的力量。
应该说,无论是全面构建药品集中采购机制,还是对药品采购分类推进,甚至细化到招标采购、谈判采购、直接挂网采购、国家定点生产等多元化的采购议价模式,都会让药品集中采购更加科学完善,药价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力量更到位。
不过,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是否能担得起药品市场化买家的重任,又能否胜任药价市场化制约力量这一角色,也令人担忧。毕竟,对于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机制,公众其实并不陌生,即便有着不断完善的预期,但公立医院集中采购制度,仍有难以逾越的局限。
现实中,集中采购的药价高于市场,甚至催生权力寻租。尤其是放在国内的医药并未彻底分离的背景下,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想要摆脱“养医”羁绊,真正成为超然独立的市场买家,依旧难切实际。而且,药品集中采购尽管形式上来得更公正,但在利益公关面前被环环击破、彻底溃败的,同样不乏教训。尚未跳出上述羁绊的公立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究竟能走多远,也就仍需打上问号。
公立医院的集中采购机制,其实仍然相当于承认了医院在药品销售上的主导性,只不过,医院其实只是药品代销者而非最终的成本承担者,由其来扮演药品市场买家的角色,也就注定是一种错位。而按理来说,作为药品价格的真正埋单者,医保才是药品集中采购更恰当的主导与议价者。相比由公立医院主导药品集中采购,将这一权力交给医保,至少让医保部门充分参与决策,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买家归位,药品采购上的各种“小算盘”才有望遏制,药品定价也才算具备了有效的市场制衡。
这也正是成熟市场的惯例。以香港为例,尽管也有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的说法,但根本上医院仍要受到医保预算的约束,有了这一制约,药品价格对于医院而言就不再是利益,而是成本,医院在集中采购时自然会有议价动力,而不是陷入利益合谋。此外,集中采购并非完全遏制医院用药权,在香港,低于5万元的药品采购仍可以由医院自主,这保证了医疗机构用药的多元化与灵活性。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