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制药公司经常隐瞒药物未能通过审批? |
![]() |
当一款药物未能通过美国食品及药物监督局(FDA)的审批时,该局就会给制药公司发去一封信,详细介绍其中的原因,这种信被称为“完整回复函”。但是,经过对这些回复函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在新闻发布稿和监管备案文件中,制药公司通常没有披露有关FDA决定的某些或全部信息。
具体来说,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FDA发送了61封完整回复函,对于其中的18%,制药公司没有在新闻发布稿中公开;并且,21%已经发布的新闻稿中没有包含FDA针对某款药品所列举的未能通过审批的原因。
《英国医学杂志》(BMJ)是FDA一位官员主编的一份医学杂志,根据该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分析:FDA完整回复函中对于未能通过审批的药物所陈述的原因有687个,新闻发布稿中相匹配的原因描述只有93个,仅占14%。
7封完整回复函中说明了临床试验中病人的死亡率比对照组高,但是只有一篇新闻发布稿中提供了这项说明;还有,48%的完整回复函中提到在临床试验中出现了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结果,但是只有13%的新闻发布稿中提到了这两个缺陷中的一个。
根据FDA的规定,不许该局将这些完整回复函公开,因为这些信息被认为是机密。然而,FDA负责公共卫生战略与分析的副专员彼得·卢里(PeterLurie)带领一组研究人员,从FDA获得了这些回复函,将所陈述的遭拒理由跟新闻发布稿以及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备案文件进行了对比。
在他们看来,对于药品遭拒的原因以及FDA的决策,公众通常被蒙在鼓里。他们建议:制药公司应该披露更多的信息,FDA应该改变规定。他们认为:更多的信息披露会为患者和投资者提供必要的认识,也会有助于FDA的审查过程变得更加透明。他们的分析结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
行业观察家们称,这些发现并不令人惊讶。尽管他们指出制药公司完全有权利去保护机密信息,但是他们还说正在发展中的股份公司经常拿保护机密来作为没有提供更多信息的理由,这有些太过分了。一位专家称:一些药物从未获得审批,而完整回复函中的信息对于理解起初遇到的暂时性问题可能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投资界和任何关心FDA正在做什么的人来说,这种情况不断地让他们感到失望。”咨询机构——华盛顿分析公司(WashingtonAnalysis)的资深保健分析师艾拉·洛斯(IraLoss)说,“不管对与错,制药公司声称这其中涉及商业机密信息,它们不想公开。”问题越严重,人们往往得到的信息就越少,并且制药公司会撒谎……这就是事实。
一位消费倡导者同意以下观点:对FDA的审查过程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因为制药公司通常因审查过程不够透明而谴责FDA,而公众还无从获知FDA的决策过程。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我国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自8月1日起实施 (2025-07-31)
- 河北对于进一步欠缺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7-30)
- 江苏对于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公示 (2025-07-30)
- 两部分结合部署增强养老服务举措措施规划布局体例任务 (2025-07-29)
- 三部分宣布药用类麻醉 药品和精力药品目次的布告 (2025-07-29)
- 2025年1 (2025-07-28)
- 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025-07-25)
- 国新办宣布汇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医保改造 (2025-07-25)
- 中国残联:今朝全国已完工残疾人服务举措措施4614个 (2025-07-23)
-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 笼罩98.9%生齿 (2025-07-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