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玩转”在线服务 招标放价 药价或会下行 |
![]() |
医药网7月6日讯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广州日报记者发现,在该指导意见中关于“互联网+”益民服务的章节,四条意见中有两条都与医药医疗行业相关,具体包括“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以及“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互联网+”使更多医疗信息可共享
《意见》指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
在智慧养老方面,其建议:“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此外,在“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内容中,该指导意见提到了鼓励医药等行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指导意见做了颇多专业功课,可谓巨细都顾及了。”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相较此前一些措辞模糊的意见,此番针对医药行业“互联网+”的内容既有实战经验,也有前瞻建议。“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包括传统医药企业、器械设备厂商、第三方检验机构、养老医疗机构全都可能参与进来,随着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再加上政策加强引导,未来医疗服务市场肯定会出现供需两旺局面。”他认为。
放开药价 招标变化影响不小
北京卫计委启动阳光采购,要求公立医院公布“明细账”引起了较大关注。据悉,特别是针对市场短缺的低价必需药品,医疗机构可通过价格杠杆,让市民“用得起、用得上”。据介绍,北京此次改革的目的是要让公立医院自主采购,政府则转变职能,提供平台服务,加强监测监管,以更好地发挥市场与政府两方面的作用,实现药品采购行为与药品价格的合理化。
在业界看来,此举或对各省招标都影响不小。“这意味着未来多数药品价格或会下行,对药企来说市场将进一步充分竞争,而对招商代理来说则可能打击沉重,因为中间环节利润被进一步挤压。”广州一位专科医院管理者如此认为。
据悉,随着药品招标、医保政策调整,再加上对商业贿赂的打击整顿,未来医药行业包括定价、销售、谈判等方式都将带来系列变化,而采购主体也将变成医疗机构,以往派出海量医药代表去医院“人盯人”的贴身肉搏战或慢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招标、销售等几合一的新型采购模式,资源整合能力更胜一筹的龙头企业或有望从中受益。
医药网新闻
“互联网+”使更多医疗信息可共享
《意见》指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
在智慧养老方面,其建议:“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此外,在“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内容中,该指导意见提到了鼓励医药等行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指导意见做了颇多专业功课,可谓巨细都顾及了。”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相较此前一些措辞模糊的意见,此番针对医药行业“互联网+”的内容既有实战经验,也有前瞻建议。“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包括传统医药企业、器械设备厂商、第三方检验机构、养老医疗机构全都可能参与进来,随着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再加上政策加强引导,未来医疗服务市场肯定会出现供需两旺局面。”他认为。
放开药价 招标变化影响不小
北京卫计委启动阳光采购,要求公立医院公布“明细账”引起了较大关注。据悉,特别是针对市场短缺的低价必需药品,医疗机构可通过价格杠杆,让市民“用得起、用得上”。据介绍,北京此次改革的目的是要让公立医院自主采购,政府则转变职能,提供平台服务,加强监测监管,以更好地发挥市场与政府两方面的作用,实现药品采购行为与药品价格的合理化。
在业界看来,此举或对各省招标都影响不小。“这意味着未来多数药品价格或会下行,对药企来说市场将进一步充分竞争,而对招商代理来说则可能打击沉重,因为中间环节利润被进一步挤压。”广州一位专科医院管理者如此认为。
据悉,随着药品招标、医保政策调整,再加上对商业贿赂的打击整顿,未来医药行业包括定价、销售、谈判等方式都将带来系列变化,而采购主体也将变成医疗机构,以往派出海量医药代表去医院“人盯人”的贴身肉搏战或慢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招标、销售等几合一的新型采购模式,资源整合能力更胜一筹的龙头企业或有望从中受益。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