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度) |
![]() |
医药网7月21日讯
一、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体情况
2014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继续稳步发展,全年报告数已达26万份,平均百万人口报告数达198份,较2013年分别增长了11.1%和10.6%,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报告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不良事件报告质量也明显提升。
(一)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量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265,246份,企业后续提交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1,295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2,509份(表1-1)。
表1-1 2014年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与2013年比较情况
报告类型
报告数量
年度增长率(%)
2013年
2014年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
238650
(705)
265246
(1295)
11.1
(83.7)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
1805
2509
39.0
(二)死亡及严重伤害事件报告数量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死亡不良事件报告98份,严重伤害事件报告40,920份,共计41,018份,占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总数的15.5%,比2013年的34,599份增长了18.6%(图1-1)。
图1-1 2013-2014年全国死亡及严重伤害事件报告数比较
(三)补充报告数量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1295份,年度增长率有了83.7%的显著提高,这表明生产企业的报告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器械安全性监测而言,这些来自生产企业的补充报告则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不良事件涉及器械的相关信息(图1-2)。
图1-2 2010-2014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数量
(四)年度汇总报告数量
按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对上一年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2,509份,较2013年增长了39.0%;但与我国近万家的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而言,企业年度汇总报告率仅约为1/4,各级监测机构还需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指导。
(五)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
2014年,我国百万人口平均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为198份,与2013年相比增长19份,但各省间发展不平衡,报告数量差距较大。较之报告总数的增长,百万人口报告数可更好地反映报告数量的增长情况(图1-3)。
图1-3 2010-2014年全国百万人口报告数量比较
医药网新闻
一、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体情况
2014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继续稳步发展,全年报告数已达26万份,平均百万人口报告数达198份,较2013年分别增长了11.1%和10.6%,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报告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不良事件报告质量也明显提升。
(一)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量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265,246份,企业后续提交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1,295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2,509份(表1-1)。
表1-1 2014年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与2013年比较情况
报告类型
报告数量
年度增长率(%)
2013年
2014年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
238650
(705)
265246
(1295)
11.1
(83.7)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
1805
2509
39.0
(二)死亡及严重伤害事件报告数量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死亡不良事件报告98份,严重伤害事件报告40,920份,共计41,018份,占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总数的15.5%,比2013年的34,599份增长了18.6%(图1-1)。
图1-1 2013-2014年全国死亡及严重伤害事件报告数比较
(三)补充报告数量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1295份,年度增长率有了83.7%的显著提高,这表明生产企业的报告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器械安全性监测而言,这些来自生产企业的补充报告则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不良事件涉及器械的相关信息(图1-2)。
图1-2 2010-2014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数量
(四)年度汇总报告数量
按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对上一年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2,509份,较2013年增长了39.0%;但与我国近万家的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而言,企业年度汇总报告率仅约为1/4,各级监测机构还需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指导。
(五)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
2014年,我国百万人口平均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为198份,与2013年相比增长19份,但各省间发展不平衡,报告数量差距较大。较之报告总数的增长,百万人口报告数可更好地反映报告数量的增长情况(图1-3)。
图1-3 2010-2014年全国百万人口报告数量比较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