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退出医保”还需审慎评估 |
![]() |
现有医保目录中的556种(化学药品200种、中成药356种)非处方药(OTC)将逐批次从目录中退出——尽管相关部门对于具体的退出进度和方式仍未形成最终统一意见,但“已经确定的是,在即将公布的新医保目录中,不会再增补新的OTC品种进入”。(《第一财经日报》7月21日)
虽然这一消息并未真正尘埃落定,至少尚未达成统一意见,更未通过官方权威发布,一切仍存有变数。不过,既然背后有着医保基金支付窘迫的现实压力,通过调整医保目录来限制医保基金的开支,缓解医保支付压力,让OTC药品退出医保,看来也是迫不得已之举。
应当承认,任何保险制度其实都需要精算其偿付能力,假如入不敷出,就难以为继。商业保险如此,医保也不例外。现实是,全国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比高达32%,其中22个统筹地区甚至将历年累计结存全部花完。全国多省份统筹基金结存甚至均偏离“6~9个月支付需求”的安全红线。医保资金已不堪重负,而医保基金支出增长率又超过收入增长率。因此,医保要继续发挥作用,规则的改变在所难免。
将非处方药品退出医保目录,并非国内医保制度的首创,类似的做法也同样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医保体系中,例如美国也曾对医保购买OTC药品有诸多限制,2011年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案》规定只有拿到医生处方才能用“弹性消费账户”和“健康储蓄账户”购买OTC药品,这瞬间引发了对于医保自由购买权的扞卫与抗议。虽然2013年恢复了这两个账户自由购买OTC的权利,但传统医保账户却只允许消费处方药。
尽管OTC药品从医保名录中“剥离”,的确不乏惯例,医保账户在收不抵支的情形下祭出这一招,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无奈。不过,OTC药品退出这一医保“史上最大调整”,显然需要慎重。事实上,医保名录中的OTC药品,其实是一柄双刃剑,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开支,但医保购买OTC的权利,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样是对处方药过度消费的遏制。以世界最大药品市场美国来看,2010年的调查发现,超过90%的美国人更喜欢在寻求医生治疗之前使用非处方药自我药疗,而约90%受访的医生和药师同样建议在拜访医生之前先进行自我药疗。在OTC药品上每消费1美元,可为美国医疗保健体系节省6到7美元,全年为美国的医疗卫生系统节省1020亿美元不必要的耗费。
可见,医保名录中的OTC药品,对于医保开支的整体影响究竟如何,其实仍需更为审慎精细的评估。医保入不敷出,究竟是在处方药的控费和监管上存在漏洞,还是OTC开支导致了无底洞,也更需有翔实的数据佐证。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