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上半年制剂进出口格局大逆转! |
![]() |
医药网7月30日讯 对我国2015年上半年西药制剂进出口分析可知:我国企业制剂国际化布局加快,并已见成效;而跨国药企进口增速放缓,呈现低迷之势;预计全年制剂外贸进出口总额会实现10%以上的增长。
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外贸增长已连续多年减速换挡。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外贸进出口额500亿美元,同比增长6.4%,较2014年总体增幅下降近3个百分点。
从总体来看,随着全球医药产业格局的变化,以及制约我国医药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渐显,原料药对出口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减弱,未来医药出口的增长很大程度依赖于国内产业能否实现转型升级,能否提高中高端品种尤其是下游制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直以来,外资企业出口都在我国制剂国际化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国内制剂企业的出口也多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等非规范市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国际高端认证,我国本土企业在制剂出口中的比例呈现上升态势。今年上半年,仅民营企业制剂出口就已经达到7.6亿美元,占据了制剂出口的半壁江山。
随着国际市场环境和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国内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我国企业也逐步打开了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在东盟市场的影响日益加大,非洲市场下半年需求预计会逐步恢复,预计2015年制剂出口将延续稳定增长的势头。而随着新常态的到来,国内市场发展速度虽不如前,但中国市场依旧对外资药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6月份当月的进口增幅已出现明显增大,预计全年制剂外贸进出口总额依旧会实现10%以上的增长。
出口增速有所回稳 进口增长大幅放缓
2015年上半年,我国制剂进出口总额78.2亿美元,增长5%。其中出口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7%,高于整体医药外贸增幅4.3个百分点;进口62.7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3.8%,有大幅放缓之势。
从出口来看,除3月份出现负增长外,上半年开局较为平稳,出口基本实现稳步增长,且主要为价格拉动,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从进口来看,上半年制剂进口总体呈现数量小幅增长,均价下滑的态势,进口量同比增长7%,进口均价下跌3%。
主要进口产品中,激素类药品是推动进口增长的重点品种,进口量同比增长17.8%。青霉素类药品、头孢菌素类药品和维生素类药品进口下降较为明显,跌幅分别达到45%、15%和3.5%,其中青霉素类药品进口下降主要为价格下跌所致,头孢类药品下降则主要为进口头孢呋辛数量大幅下滑所致。抗生素类进口数量下降反映了国内限抗政策及国产替代作用明显;而进口均价下跌则既有市场竞争原因,也有产品结构变化的可能。
亚欧市场进出口稳定 非洲市场表现不佳
亚洲、欧洲是我国制剂出口最重要的两个传统市场,所占比重达56%。今年上半年,我国制剂对两大市场的出口均实现量价齐升,其中出口量同比大幅上涨17.6%和24%,出口均价同比小幅上涨14%和4.3%,反映了这两个传统市场对中国西药制剂需求旺盛。相比之下,我国本土制剂的主要出口市场非洲,今年上半年表现不佳,出口量同比下降15.4%,导致出口额同比下滑了8.33%。
今年上半年,我国共向17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西药制剂,澳大利亚、欧盟、东盟、韩国、美国、印度、中国香港、中东、尼日利亚、巴西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其中,我国对欧盟、东盟、韩国、美国、印度出口增长较快,增幅均在20%以上;对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巴西的出口基本与去年持平,对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的出口仍以保税区转口贸易为主,且主要由阿斯利康、赛诺菲、默沙东等跨国企业拉动,对巴西的出口则主要由本土企业推动。相比之下,对中东和尼日利亚的出口出现了明显下降,分别下滑了7%和37%,主要是由中东政治不稳定导致需求下滑以及尼日利亚支付能力减弱所致。
医药网新闻
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外贸增长已连续多年减速换挡。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外贸进出口额500亿美元,同比增长6.4%,较2014年总体增幅下降近3个百分点。
从总体来看,随着全球医药产业格局的变化,以及制约我国医药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渐显,原料药对出口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减弱,未来医药出口的增长很大程度依赖于国内产业能否实现转型升级,能否提高中高端品种尤其是下游制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直以来,外资企业出口都在我国制剂国际化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国内制剂企业的出口也多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等非规范市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国际高端认证,我国本土企业在制剂出口中的比例呈现上升态势。今年上半年,仅民营企业制剂出口就已经达到7.6亿美元,占据了制剂出口的半壁江山。
随着国际市场环境和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国内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我国企业也逐步打开了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在东盟市场的影响日益加大,非洲市场下半年需求预计会逐步恢复,预计2015年制剂出口将延续稳定增长的势头。而随着新常态的到来,国内市场发展速度虽不如前,但中国市场依旧对外资药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6月份当月的进口增幅已出现明显增大,预计全年制剂外贸进出口总额依旧会实现10%以上的增长。
出口增速有所回稳 进口增长大幅放缓
2015年上半年,我国制剂进出口总额78.2亿美元,增长5%。其中出口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7%,高于整体医药外贸增幅4.3个百分点;进口62.7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3.8%,有大幅放缓之势。
从出口来看,除3月份出现负增长外,上半年开局较为平稳,出口基本实现稳步增长,且主要为价格拉动,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从进口来看,上半年制剂进口总体呈现数量小幅增长,均价下滑的态势,进口量同比增长7%,进口均价下跌3%。
主要进口产品中,激素类药品是推动进口增长的重点品种,进口量同比增长17.8%。青霉素类药品、头孢菌素类药品和维生素类药品进口下降较为明显,跌幅分别达到45%、15%和3.5%,其中青霉素类药品进口下降主要为价格下跌所致,头孢类药品下降则主要为进口头孢呋辛数量大幅下滑所致。抗生素类进口数量下降反映了国内限抗政策及国产替代作用明显;而进口均价下跌则既有市场竞争原因,也有产品结构变化的可能。
亚欧市场进出口稳定 非洲市场表现不佳
亚洲、欧洲是我国制剂出口最重要的两个传统市场,所占比重达56%。今年上半年,我国制剂对两大市场的出口均实现量价齐升,其中出口量同比大幅上涨17.6%和24%,出口均价同比小幅上涨14%和4.3%,反映了这两个传统市场对中国西药制剂需求旺盛。相比之下,我国本土制剂的主要出口市场非洲,今年上半年表现不佳,出口量同比下降15.4%,导致出口额同比下滑了8.33%。
今年上半年,我国共向17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西药制剂,澳大利亚、欧盟、东盟、韩国、美国、印度、中国香港、中东、尼日利亚、巴西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其中,我国对欧盟、东盟、韩国、美国、印度出口增长较快,增幅均在20%以上;对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巴西的出口基本与去年持平,对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的出口仍以保税区转口贸易为主,且主要由阿斯利康、赛诺菲、默沙东等跨国企业拉动,对巴西的出口则主要由本土企业推动。相比之下,对中东和尼日利亚的出口出现了明显下降,分别下滑了7%和37%,主要是由中东政治不稳定导致需求下滑以及尼日利亚支付能力减弱所致。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