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病吃药也因人而异 不再“千人一方” |
![]() |
医药网8月4日讯 自今年1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后,“精准医疗”成为热词。
4月,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在“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上透露,中国版精准医学计划正在酝酿,卫计委和科技部正进一步完善精准医疗计划并将提交国务院,有望在下半年或明年启动。
目前,与精准医疗相关的医学案例多数围绕在个性化用药、基因诊断、靶向用药等领域。以精准用药为例,鉴于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作用存在差异,这也正可以解释不同药物、不同剂量对不同患者有完全不同的功效。朝阳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也先后开设精准用药相关门诊。
■ 现象
药物对不同个体作用存差异
药物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功效、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究其原因,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作用是存在差异的。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杰孚曾表示,“抗凝药,预防药,有的人吃半片就中毒,有的人吃两片、三片、四片就没有效,现在(用药)是一个大问题,一方面是影响疗效,另一方面是出现不良反应。”
举例来说,在中国,40%的人服用硝酸甘油无法缓解心绞痛症状,而硝酸甘油是不少心绞痛患者的常备药物,也有患者在发病时服药无效。另一方面,常规用药还可能带来难以捉摸的麻烦。王奶奶患房颤,按常规剂量服用华法林,却出现便血和皮肤出血点,多次调整剂量仍难以消除,但又不能轻易减量,如果剂量不够,存在卒中风险。另外,换服其他药物也并不十分现实,因为更容易掌控的药比它贵了80倍。
氯吡格雷也是不少患者支架术后服用以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但也有患者在服药后再发心梗,不得已再次进行支架术。究其原因,是对氯吡格雷耐受,在中国,这种人群占14.2%。
朝阳医院精准用药专家门诊处专家介绍,器官移植患者手术成功后,拿捏用药剂量,保住器官在体内安然存活也是困难重重。因为在国内,服用抗排异药的患者在常规剂量下,有50%的人可能“过度免疫抑制”,还有50%的人可能“免疫抑制不足”。
【尝试】
朝阳医院 精准用药门诊:
为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
为了让患者获得更为精准的用药治疗,今年6月29日,北京朝阳医院启动精准用药专家门诊,门诊涵盖的精准用药范畴也较为宽泛,包括心绞痛、支架、房颤、搭桥、器官移植、抑郁症、消化道溃疡及乳腺癌、卵巢癌、化疗等用药,均需要精准用药指导。
至于精准用药的原理,则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特征,调整治疗方案,使药物的疗效达到最大,不良反应降到最小。基因变异是出现任何表型变化的根本,遗传因素是导致药物反应个体化差异的源头。依托药物基因组学和血药浓度监测等先进技术,了解患者的遗传多态性,预测患病风险,对疾病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根据基因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给药剂量;根据血药浓度,指导患者调整药物剂量,从而充分发挥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等用药风险,使药物临床使用更加合理化。
医药网新闻
4月,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在“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上透露,中国版精准医学计划正在酝酿,卫计委和科技部正进一步完善精准医疗计划并将提交国务院,有望在下半年或明年启动。
目前,与精准医疗相关的医学案例多数围绕在个性化用药、基因诊断、靶向用药等领域。以精准用药为例,鉴于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作用存在差异,这也正可以解释不同药物、不同剂量对不同患者有完全不同的功效。朝阳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也先后开设精准用药相关门诊。
■ 现象
药物对不同个体作用存差异
药物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功效、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究其原因,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作用是存在差异的。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杰孚曾表示,“抗凝药,预防药,有的人吃半片就中毒,有的人吃两片、三片、四片就没有效,现在(用药)是一个大问题,一方面是影响疗效,另一方面是出现不良反应。”
举例来说,在中国,40%的人服用硝酸甘油无法缓解心绞痛症状,而硝酸甘油是不少心绞痛患者的常备药物,也有患者在发病时服药无效。另一方面,常规用药还可能带来难以捉摸的麻烦。王奶奶患房颤,按常规剂量服用华法林,却出现便血和皮肤出血点,多次调整剂量仍难以消除,但又不能轻易减量,如果剂量不够,存在卒中风险。另外,换服其他药物也并不十分现实,因为更容易掌控的药比它贵了80倍。
氯吡格雷也是不少患者支架术后服用以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但也有患者在服药后再发心梗,不得已再次进行支架术。究其原因,是对氯吡格雷耐受,在中国,这种人群占14.2%。
朝阳医院精准用药专家门诊处专家介绍,器官移植患者手术成功后,拿捏用药剂量,保住器官在体内安然存活也是困难重重。因为在国内,服用抗排异药的患者在常规剂量下,有50%的人可能“过度免疫抑制”,还有50%的人可能“免疫抑制不足”。
【尝试】
朝阳医院 精准用药门诊:
为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
为了让患者获得更为精准的用药治疗,今年6月29日,北京朝阳医院启动精准用药专家门诊,门诊涵盖的精准用药范畴也较为宽泛,包括心绞痛、支架、房颤、搭桥、器官移植、抑郁症、消化道溃疡及乳腺癌、卵巢癌、化疗等用药,均需要精准用药指导。
至于精准用药的原理,则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特征,调整治疗方案,使药物的疗效达到最大,不良反应降到最小。基因变异是出现任何表型变化的根本,遗传因素是导致药物反应个体化差异的源头。依托药物基因组学和血药浓度监测等先进技术,了解患者的遗传多态性,预测患病风险,对疾病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根据基因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给药剂量;根据血药浓度,指导患者调整药物剂量,从而充分发挥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等用药风险,使药物临床使用更加合理化。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