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广东公立医院改革被指无突破 收费项目变相转接

广东公立医院改革被指无突破 收费项目变相转接

  医药网8月20日讯 昨日起至明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调研组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直言公立医院改革没有突破,广东医改排头兵作用未得到体现。

  广州财政补偿药品加成收入两成

  2013年9月1日开始,增城、从化5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15%药品加成,原有药品加成的80%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当年年底,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在广东全省推进。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骆文智表示,目前,全省58个县(市)153家县级公立医院均要参加改革并取消药品加成,不再靠“卖药”营收,这些医院覆盖了广东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广东省发改委社会处副处长李连声援引数据称,取消药品加成后,目前改革的县级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补偿了预期的八成。

  那么,所减少的药品收入怎么解决?以广州为例,广州对2000多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补偿了减少收入部分的80%,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另外20%由财政予以补助。其中,广州市财政补助从化80%、补助增城60%。而放眼全省,其药品加成的80%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10%由各级财政补助,10%由医院自行消化。

  总体算来,全省县级公立医院减少的收入在于药品加成和检查检验收入。其中,药品加成收入减少3.25亿元,检查检验收入减少6599万元。但与此对应的,床位、诊查、护理、诊疗、手术收入增加了2.61亿元。

   “补贴仅够离退休人员支出70%”

  不过,钟南山对此直言“不满意”。他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没有突破”,药品加成取消后,各级财政补助仅有10%,“实在是极少”。“(加成的)八成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意味着看病的大部分支出依然由个人承担。还有10%要医院自己想办法解决,那医院就把这个项目的收费转到那个项目。”钟南山说。

   “取消药品加成的20%由财政拨款解决,但只占医院支出的百分之六点几。”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庄建说,“实际上,政府给我们医院的钱不到总支出的5%。这些钱只相当于离退休人员支出的70%”。

  庄建表示,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存在政策性亏损的风险。“亏损熬1年可以,那么5年、10年呢?政府是否会为我们的政策性亏损兜底?”他说,医务人员的工资支出占总支出的30%左右,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必须加大,包括维持医院运作和保持医务人员的待遇水平。

  建议从药品耗材中挤压“水分”

  广州的医改经验也显示,很多医院会多开药、多开检查来弥补医疗服务收入不足。“取消15%的药品加成只是斩断了医药流通领域最末端的利益链条,造成药价虚高的机制没有改变,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欧阳卫民在给代表们做汇报时建议,省级层面要建立医疗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同时,要改革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办法,挤压药品与耗材价格中的水分,把患者买药和耗材的“冤枉钱”中的一部分,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转化为医院的合法收入。

  基层医院深受“留人难”困扰

  粤东西北每年流失千名医学人才

  基层人才流失也是医改大难题。骆文智提到,近5年来粤东西北地区新招聘的1.3万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流失率达到了39%。而钟南山称,“广东的医学院校毕业人数在全国名列前茅”,这说明医改可能遇到更尖锐的问题,就是如何体现公平性。“广东医改的排头兵作用,现在还看不出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