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与UPS等“闯入” 第三方医药物流格局生变 |
![]() |
医药网9月14日讯 医药物流市场正在迎来新的“搅局者”。
9月11日,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处长王维丽透露,包括中国邮政、顺丰及UPS等在内的3家企业已陆续进入医药物流市场,待相关“通行证”获批后,将正式全方位踏入医药物流行业。
无独有偶,国内医药物流巨头企业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青松也透露,集团已将公司物流部门单独列出来,成立了独立的物流公司,除承接集团自身的医药物流配送业务外,也还承接第三方的医药物流业务。
这种分食医药市场蛋糕的做法,正让医药物流行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
竞争者“闯入”
所谓第三方医药物流,即除了医药公司自身的药品配送体系外,专注于为药品企业进行药品配送的非药品企业。
早在2014年,顺丰即成立食品医药事业部,公司对外公布的资料中透露,顺丰医药已开通广州-厦门-上海的医药冷运干线,辐射范围包括佛山、东莞、中山、深圳、惠州、漳州、泉州。此外,顺丰还配备了近百辆冷藏车,医药温控箱500多个,甚至还研发出一系列一次性泡沫包装以及可回收的中转箱,以实现快件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在2015年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现代物流发展大会上,王维丽透露,截至去年底,全国取得由省级药监部门核发的“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确认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123家,其中五家比较特别,包括位于内蒙古、甘肃、宁夏的中国邮政,顺丰和UPS位于杭州的萧山国际机场物流公司,“他们是药品流通行业外的企业,也获得了相关资质。”
中国邮政方面一代表也在上述会议上确认,中国邮政已在上述三个省份涉足医药的经营领域,目前主要进行包括冷链、精神麻醉类等药品配送。
而张青松也透露,九州通集团将物流业务运作成为一个经营实体后,现在对外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除传统的运输业务外,还将集团的信息技术板块装入物流公司,形成一个独立的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物流公司,目前,公司的第三方物流营收达到八千万左右,运输的毛利也达到20%-30%。
“尽管如此,目前试水第三方医药物流行业的企业还只是星星之火。”王维丽指出,他们对医药物流的关注程度远比行业内的物流行业要高,未来,这一领域也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行业格局生变
事实上,对医药行业来说,第三方医药市场存在已久。华润医药一企业代表指出,针对药品配送运输,国家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予以规范,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很多企业无法完全达标,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药品运输方面,大部分都由第三方企业承担,而国家对这一领域的监管相对较少,滋生了一些药品安全运输的隐患。
大企业无法达标的理由则是自身缺乏配送系统。“医药物流行业的整体毛利率未超过10%,偏远地区的毛利率更低,只有2%左右。”王维丽坦言,这也是诸多企业在偏远地区物流配送断档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针对此前存在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国家相关的监管相对较弱。“随着新版GSP的实施,国家对药品质量管控严格,要解决安全配送药品的问题,必须由专业的运输体系保障。”
另一位医药行业人士也坦言,这其中会催生巨大市场。目前,中国还在研究放开网上开售处方药,这一巨大市场放开后,其所蕴藏的市场并不亚于当下的实体医药销售市场,但与实体医药市场不同的是,网售处方药对药品配送的物流要求更高,包括顺丰、九州通和邮政等企业都已开始提前卡位。
面对来势汹汹的“闯入者”,当下的医药市场格局或许会有很大的变化。但对于这一判断,市场看法不一。
上述华润医药负责人坦言,如果按照要求执行,医药物流运输的门槛很高,包括药品的分拣、储存和运输的温度等都需要有严格的控制,这会考验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专业能力和经济实力。
国药控股物流规划与管理部部长朱建云也指出,要成为专业的医药物流公司,要么具备大量的资源,否则就一定要具备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
但张青松的观点则是,“短期来看,这些闯入者没有特别大的冲击,但以后不好说。”其解释,药品是特殊商品,国家对其监管比较严,门槛比较高,包括阿里、顺丰和京东等物流巨头企业计划进入这一市场,但GSP管理中,企业必须对药品和团队有深入了解,以防止质量和管控风险。
医药网新闻
9月11日,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处长王维丽透露,包括中国邮政、顺丰及UPS等在内的3家企业已陆续进入医药物流市场,待相关“通行证”获批后,将正式全方位踏入医药物流行业。
无独有偶,国内医药物流巨头企业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青松也透露,集团已将公司物流部门单独列出来,成立了独立的物流公司,除承接集团自身的医药物流配送业务外,也还承接第三方的医药物流业务。
这种分食医药市场蛋糕的做法,正让医药物流行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
竞争者“闯入”
所谓第三方医药物流,即除了医药公司自身的药品配送体系外,专注于为药品企业进行药品配送的非药品企业。
早在2014年,顺丰即成立食品医药事业部,公司对外公布的资料中透露,顺丰医药已开通广州-厦门-上海的医药冷运干线,辐射范围包括佛山、东莞、中山、深圳、惠州、漳州、泉州。此外,顺丰还配备了近百辆冷藏车,医药温控箱500多个,甚至还研发出一系列一次性泡沫包装以及可回收的中转箱,以实现快件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在2015年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现代物流发展大会上,王维丽透露,截至去年底,全国取得由省级药监部门核发的“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确认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123家,其中五家比较特别,包括位于内蒙古、甘肃、宁夏的中国邮政,顺丰和UPS位于杭州的萧山国际机场物流公司,“他们是药品流通行业外的企业,也获得了相关资质。”
中国邮政方面一代表也在上述会议上确认,中国邮政已在上述三个省份涉足医药的经营领域,目前主要进行包括冷链、精神麻醉类等药品配送。
而张青松也透露,九州通集团将物流业务运作成为一个经营实体后,现在对外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除传统的运输业务外,还将集团的信息技术板块装入物流公司,形成一个独立的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物流公司,目前,公司的第三方物流营收达到八千万左右,运输的毛利也达到20%-30%。
“尽管如此,目前试水第三方医药物流行业的企业还只是星星之火。”王维丽指出,他们对医药物流的关注程度远比行业内的物流行业要高,未来,这一领域也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行业格局生变
事实上,对医药行业来说,第三方医药市场存在已久。华润医药一企业代表指出,针对药品配送运输,国家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予以规范,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很多企业无法完全达标,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药品运输方面,大部分都由第三方企业承担,而国家对这一领域的监管相对较少,滋生了一些药品安全运输的隐患。
大企业无法达标的理由则是自身缺乏配送系统。“医药物流行业的整体毛利率未超过10%,偏远地区的毛利率更低,只有2%左右。”王维丽坦言,这也是诸多企业在偏远地区物流配送断档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针对此前存在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国家相关的监管相对较弱。“随着新版GSP的实施,国家对药品质量管控严格,要解决安全配送药品的问题,必须由专业的运输体系保障。”
另一位医药行业人士也坦言,这其中会催生巨大市场。目前,中国还在研究放开网上开售处方药,这一巨大市场放开后,其所蕴藏的市场并不亚于当下的实体医药销售市场,但与实体医药市场不同的是,网售处方药对药品配送的物流要求更高,包括顺丰、九州通和邮政等企业都已开始提前卡位。
面对来势汹汹的“闯入者”,当下的医药市场格局或许会有很大的变化。但对于这一判断,市场看法不一。
上述华润医药负责人坦言,如果按照要求执行,医药物流运输的门槛很高,包括药品的分拣、储存和运输的温度等都需要有严格的控制,这会考验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专业能力和经济实力。
国药控股物流规划与管理部部长朱建云也指出,要成为专业的医药物流公司,要么具备大量的资源,否则就一定要具备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
但张青松的观点则是,“短期来看,这些闯入者没有特别大的冲击,但以后不好说。”其解释,药品是特殊商品,国家对其监管比较严,门槛比较高,包括阿里、顺丰和京东等物流巨头企业计划进入这一市场,但GSP管理中,企业必须对药品和团队有深入了解,以防止质量和管控风险。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