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决战” 找回“丢失”4年的腿和脚! |
![]() |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可人吃五谷杂粮谁又能保证不生病呢?这不,刚刚50岁的米女士就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危机”——讨厌的“肿瘤君”竟然盯上了她,而且,还长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椎管内,压迫到了脊髓。相信脊髓对大家来说是个挺熟悉的词儿,这个只有拇指般粗细的“羊肠小路”却承载着人类大脑与四肢的全部联系,任何轻微的压迫都将导致肢体严重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如果肿瘤长到这个棘手的地方,手术风险真挺大。然而近日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顾问、特聘专家刘晓谦教授却凭借其精湛的医术,通过约3小时的精细化手术,成功帮她解除了困扰4年的病痛。
两难选择
胸椎管里竟然长肿瘤
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不可缺少的“顶梁柱”。然而,家住肇东的米女士却偏偏在这个关键点上生了病。
大约在4年前,她开始出现双腿乏力的症状,有时甚至感觉这双腿像没长在自己身上一样不听使唤,而且这种症状愈演愈烈,最近一年又出现了麻木的感觉,右腿更是觉得冷冰冰的,有时候连疼痛都感觉不到,粗心的她这才意识到不能再拖了。于是,她赶忙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省城哈尔滨,看遍了哈市各大医院可所有的医生都给出了相同的结论:胸椎管占位,必须手术切除。
然而,这并不是普通的小手术。胸椎管是个狭小的空间,里面有密集的神经根和脆弱的脊髓,生长多年的肿瘤在这里扎根,如果肿瘤和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就意味着手术稍有不慎可能永久的截瘫!手术,有康复的希望却也有截瘫的风险;不手术,肿瘤会不断地生长。做?还是不做?如何抉择让全家人左右为难。
最后,家里上大学的儿子帮她做了决定:必须手术。因为如果不做,到最后也一样会瘫痪,而且肿瘤生长的越久,手术的难度只会更大。
冰城名医
3小时游刃有余解危机
决定做手术了,可是要找谁给做手术又让全家人犯了难。然而,一张风靡微信朋友圈的《中国百强名医榜》让全家人在省城哈尔滨找到希望,经过全家人多方的打听和反复的斟酌,米女士找到了位于香坊区通乡街169号的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该院的特聘专家刘晓谦教授。这位有着近万例神经外科手术经验的中国百强名医,精于显微神经外科、擅长各种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的诊治及微创外科手术,对颅底肿瘤和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有较深造诣。刘教授为她做了详细的检查并讲解了肿瘤的位置、危害,并指着检查片子对米女士说:看,就是这个坏东西给你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我们一起来消灭它。
(术前核磁片,箭头指处为肿瘤位置)
为了在术中以不差毫厘的精确度实施手术,刘教授在手术之前通过X光为米女士做了准确的定位,在全新的蔡司显微镜下,他带领手术团队,以娴熟的技巧游离开肿瘤周围的脊髓和神经,灵巧的手指在显微镜下,像是在跳着一支庄严而唯美的舞蹈,在丝毫没有损伤脊髓和神经根的前提下,分块全部切除了肿瘤,并且对肿瘤生长的根部进行彻底热灼处理以防肿瘤复发。
3小时10分钟,刘教授为米女士完成了手术,并送至ICU病房。睡了3个小时,找回腿和脚消逝了近5年的正常感觉,这是多么让人喜悦的一件事啊!清醒后的米女士立即惊喜地告诉家人:“我感觉到右脚掌发热,脚趾也能动了,以前冷冰冰的腿现在对温度和碰触也都有了感觉!”
防微杜渐
及时发现与治疗是关键
说起米女士这例手术,刘晓谦教授表示:我们都知道有病不能拖,但许多人都对初起的症状不在意,直到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着急找医生救治。但是如此这般却往往把小问题拖成了大症结。
针对“椎管内肿瘤”这个顽疾,刘教授表示,该病常见的症状是腰背部的疼痛、麻木,所以,当发生不明原因的颈痛、腰痛、腿痛,或者手脚麻木、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时,应及早到神经外科就诊,排除各项神经系统疾病后,并考虑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无论是椎管内肿瘤还是颅内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当肿瘤持续增大时,肿瘤与周围的神经、血管粘连会越来越紧密,血供也会更加丰富,手术的风险就会更大,因此早期手术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先进的医疗理念、娴熟的手术技术、尖端的医疗设备、亲切的护理关怀,医者仁者,远东心脑血管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用自己的热忱和敬业精神为患者解除病患,甘做心脑血管患者冬日里的暖阳。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